第385章 铜锣湾上一条街(二合一)

    第385章 铜锣湾上一条街(二合一) (第2/3页)

反派,却硬生生地演成了黑帮大佬的独角戏。

    反倒把刘德桦碾压成了毫无存在感的小卡拉米,我的话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万万没想到这位前途无限的年轻人,竟然落魄到在铜锣湾摆地摊的地步。

    “你们是……”

    梁加辉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人,突然眼前一亮,“您是方言,方老师对吗!”

    方言挑了挑眉,大为意外。

    梁加辉说,自己在内地拍戏的时候,就时常听刘小庆、李翰祥等人提到“方言”的大名,等回到港台,也时不时地在报纸上能看到方言的照片和新闻,所以又怎么可能不认识方老师呢?

    看到他的摊子上摆着本《黄飞鸿》第三部的,方言更感亲切:

    “你怎么会在这里摆摊呢?”

    “方老师,这事说来话长。”

    梁加辉幽幽地叹了口气。

    本来凭借着《垂帘听政》这部电影,自己在去年获得了第3届香江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成为了香江金像奖最年轻的影帝,俨然是一颗璀璨的新星,结果被宝岛盯上,要求写一份悔过书。

    要不然的话,就要在香江电影圈彻底封杀。

    这个时候,宝岛电影市场是港片最大的票仓之一,任何电影公司都不敢轻易得罪这个金主。

    于是乎,拒绝写悔过书的他,就被赶出了电影圈,只好摆摊为生。

    “好样的!有骨气!”

    方言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梁加辉颇为硬气,“我给自己国家拍戏,我有什么错?有什么好忏悔的。”

    见他死也不肯低头的样子,龚樰敬佩不已,偷偷拉了下方言的衣角:

    “岩子,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帮一帮他?”

    “我心里有数。”

    方言笑着蹲了下来,扫了一眼摊子,各色各样的手工艺品映入眼帘。

    梁加辉解释说:“过去我不是个追求学问的学生,但我爸比较开明,他曾经说,如果你真的不想念书,你就跟我说,去学一门手艺,不当白领也可以当个蓝领,但必须是一个技术工人,所以我认识了一帮搞设计、搞艺术的朋友,这里面,有的是我做的,有的是他们做的。”

    “这几个倒是挺不错的。”

    方言挑挑拣拣,笑盈盈道:“你还愿意拍戏吗?”

    “当然愿意!有人找我,我就去拍!”

    梁加辉点头说:“李导说明年他还会拍《垂帘听政》的续集,点名让我演‘溥仪’呢。”

    方言道:“那你得多看看《我的前半生》。”????“有啊有啊,我特意去三联书店买来看。”梁加辉说。

    方言问:“那如果《黄飞鸿》里的‘牙擦苏’,让你来演,你愿不愿意?”

    梁加辉也看过徐客和方言拍摄《黄飞鸿》的新闻,但没有马上答应下来:

    “方老师,如果让我来演的话,你们这片子可进不了宝岛。”

    “本来这电影就进不去,我们也不需要那边的票房!”

    方言不以为意。

    梁加辉激动不已,“那我愿意演!”

    方言乐了,“你也不问一问片酬是多少?”

    “多少钱我都接,只要有戏拍就成。”

    梁加辉说自己除了摆地摊,还有份额外的兼职,给香江电视台录制的广播剧配音。

    这一份活,是香江电视台当制片人的江佳年介绍的。

    “英雄落难遇良人。”

    方言戏谑地眨了眨眼。

    梁加辉罕见地脸色涨红,默默地帮龚樰等人挑好的工艺品打包,收钱时打了个八折。

    “谢谢啊,你这折扣我记下了。”

    方言露出神秘的笑容,准备再帮他一把。

    不过,并没有直接给钱,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

    于是在第二天,把他引荐给了《文汇报》的编辑部,可以在报纸栏目下开辟一个专栏,就像李碧桦、郭崇元在《东方日报》所做的一样,写稿子,赚稿费,相当于多了一份外快。

    梁加辉激动得难以言语,一个劲儿地说“谢谢”。

    方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在铜锣湾买了几套房子,需要有人帮忙打理,本来我准备委托给其他人,但是既然你住在铜锣湾,这件事我就想拜托给你,不知道你……”

    梁加辉郑重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