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新武侠浪潮(二合一)

    第467章 新武侠浪潮(二合一) (第3/3页)

天,正当《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在香江大大小小的电影院上映时,收了红包的港媒自然开足马力,连篇累牍地报道,找各种角度,从各个方面,狠狠地吹捧和宣传一波。

    比如《明报》,就是《黄飞鸿来势汹汹,威龙猛探危矣》。

    《东方日报》更是长篇大论,紧抓着“武侠核心价值延展”的观点来评述:

    “将来如果要评价方言和徐客对华夏电影的发展曾经做过某些历史性的贡献的话,那么其中最为最重的就是对东方武侠电影的重新塑造和阐释,从这版‘黄飞鸿’的形象就能窥探一二。”

    “‘少林小子’李联杰扮演的黄飞鸿,既恪守传统道德又顺应时代潮流,塑造出凭借着自己的微薄之力上要匡扶社稷、下要救助贫弱的的民族英雄形象,凸显了他潇洒睿智的‘王者之风’。”

    “………”

    “影片中到处张扬着中国的元素,充满了民族意识和情感。”

    除了李碧桦的这篇影评以外,《香江文汇报》、《香江商报》等报纸从打斗设计创新,到新侠义情分析,从全新的叙事风格,到突出的视觉画面效果,一一点评着方言和徐客的“新武侠”。

    “《黄飞鸿之壮志凌云》的动作场面天马行空,节奏感极强,一招一式都散发着韵律美,兼有舞蹈的美感,极具观赏性,视觉上飘逸唯美,瑰丽奇幻,彻底地颠覆了传统武侠片的设计理念。”

    工作室里,施南笙捧着报纸,一字不差地念了起来。

    “啪!”

    徐客激动地一拍桌子,“成了,方生,这回我们成功了!”

    方言笑了笑,《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在前世就掀起了新武侠电影的浪潮,这辈子势必是有过之人无不及,毕竟,黄飞鸿本身在香江就是个大IP,而自己的《黄飞鸿》三部曲同样也是畅销书。

    在如此的加持下,又有李联杰等人助阵。

    这时候的“少林小子”,可跟上辈子不一样,前世的李联杰在拍《黄飞鸿》的时候,早就星途黯淡,名声不响,之前和周星池拍的《龙在天涯》,票房只有区区的680万,简直是扑街中的扑街。

    直到接拍了《黄飞鸿》,才彻底地翻红,重新确认了自己一线武打巨星的地位。

    而如今的李联杰,可是挟《少林寺》之余威,再次猛龙过江,不单单自己可以借着“一代宗师黄飞鸿”的形象,撕掉“少林小子”的标签,替他、替《黄飞鸿》、替新武侠在香江打开全新的局面。

    “从目前的统计情况来看,保守估计票房能突破2000万。”

    施南笙道:“至于最后是两千几百万,就要看接下来的势头了。”

    “我倒觉得票房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在华语电影里掀起这股新武侠的风潮。”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这话一点儿也没错!”

    徐客不无兴奋,自己和方生一手缔造的《黄飞鸿》,将成为新旧武侠电影的分水岭,甚至是转折点,本来日渐衰微,走向低谷的武侠片,也许很快就能焕发第二春,强势崛起,重返巅峰。

    就在三人愉快地讨论事,施南笙无意间翻到一页报纸,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方言诧异不已,定睛一瞧,合着是刘加良这个黄飞鸿的正牌徒孙在媒体上开炮批评:

    “《黄飞鸿》拍得虽好,但严重地违反了传统武术常识。”

    “无影脚是一个扎扎实实、真真正正的功夫,并不是像电影中这么漂亮的,什么叫无影脚,就是它打出的时候声东击西,扰乱敌人的目标以后,发腿攻击对方,而不是横在空中连踢7脚。”

    “何况黄飞鸿是粤东武师,打的是北腿,而不是南拳,严重地违背了传统武术的历史现实。”

    “………”

    “电影拍成这样,就算我能答应,十万洪拳弟子恐怕也不会答应!”

    “这个刘加良啊!”

    徐客颇为不悦,“当初我本来想聘请他当武术指导,可就是因为他非要坚持自己的洪拳,搞硬桥硬马,我才找上了袁家班。”接着撇了撇嘴,“邵氏武侠电影的没落,他要负很大的责任。”

    “我倒觉得这不失为一件好事,我们不正愁没有新的噱头宣传电影嘛!”

    方言乐不可支道:“瞧瞧,这泼天的热度不就来了嘛,我们可千万不能就这么错过。”

    徐客和施南笙立马心领神会,眼里都闪烁着耐人寻味的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