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葱花姜丝面片汤

    2 葱花姜丝面片汤 (第3/3页)

出,盛在准备好的碗里。

    白瓷碗里是猪骨熬出的浓汤,碗旁则摆了不少小巧的碟子,里头盛着各色调味料,既有麻油、陈醋,也有盐、糖,还有碾碎的葱花蒜末、姜丝茱萸、豆豉肉末等等。

    这面片汤原是从前朝传下来的一类传统早食,但人们吃的时候一般都会自己加些调料进去。因为若是不加任何调料,那便是白水煮面,索然无味。而这家店选了猪骨汤作底,倒让这原本普通的面片汤闻起来便有了诱人的香味。

    众人看她不过须臾便做好了一碗面片汤,又取了几个空的碟子,分别选了几样调味料,调成了一碟料汁,浇在面片汤里。

    调好的料汁一字排开,前面竖了小木牌,上面写着香辣、鲜香、酸辣等各种口味。显然,这家店考虑到了早食时间有限,便提前准备好了料汁。如此一来,那些对亲手调料汁没有执着追求的食客可以省去这个时间,直接选择其中一种享用。

    有人停下步子,向店门前的人询问价格和口味。

    那小娘子并未多说什么,只是浅笑着端了几个碗,大方地邀请食客们先尝后买。

    猪骨汤用了排骨与胡萝卜、玉米、红枣一起煮,因而尝起来还有淡淡的蔬菜清香。面片煮得筋道,浸了浓浓的汤汁,再蘸一蘸小碟子里的料汁,酸辣微麻的口感让人胃口大开。

    姜家食店毕竟开了那么多年,名声尚在,因此很快便有人进了店。周尧负责为食客点单,并记录下相应的桌号,再把单子递到后厨。

    守在后厨的思菱根据点单内容端出食物,再在单子上写下金额。待食客用餐完毕,便拿着这张单子回到周尧那里结账。

    有桌号和单子,账目便一清二楚了。

    而姜菀这边,待围在店门口的人少了以后,她才长舒了一口气,将用来招揽生意的面片汤“小样”收拾好,转身进了厨房。

    仅靠单一的面片汤,自然不可能留住食客。姜菀净了手,一边继续和面,一边分神看了看炉灶上一笼笼正冒着热气的包子。

    包子分为荤素两种馅料,皮薄馅大。一笼包子配一碗面片汤便可以吃得饱饱的。

    早食时辰很快过去,待店内食客散尽,姜菀和思菱一道清点起了今日的账目,周尧则去收拾残羹与碗筷,将桌椅上的油污擦拭干净。

    姜菀在纸上写写画画。她不会用古代的算盘,索性直接按着现代的法子列出数据加减乘除,最后道:“今日净赚五百文。”

    思菱原本期待的眼神一黯,叹气道:“我们从夜里忙到早上,才挣了这么一点。”

    姜菀安慰道:“坊内售卖早食的食肆鳞次栉比,我们歇业了这么久本就没有优势,更何况今日售卖的早食种类又很少,进店的人也不多。等我们逐渐新增些种类,吸引来更多客人,收入自然就会上涨的。”

    话虽如此,其实姜菀心中也并无把握。若要增加种类,那么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再加上生活起居的必要支出,这样一算,压力还是很大的。只是如今的情形下,她作为主人,不能先泄了气,必得鼓舞士气才行。

    姜菀揉了揉太阳穴。昨日夜里她便开始准备早食,几乎没怎么睡,这会子只觉得头有些疼。思菱察言观色,忙道:“小娘子去歇歇吧,这儿有我和周尧。”

    “无妨,我不累。”姜菀强打起精神,道:“我得尽快想想增加哪些早食。”

    两人正说着话,周尧从门外探头进来道:“二娘子,隔壁茶肆的裴娘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