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七夕巧果

    20 七夕巧果 (第3/3页)

些稀奇古怪的食物做法,也会在面对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成品时心满意足,打心眼里有成就感。

    而在这里,她虽是穿过来的,但也等于是把自家食肆从无到有经营起来。若是有朝一日让她放弃这些,姜菀觉得自己无法接受。

    晚风夹杂着簌簌叶声拂过两人的衣角。苏颐宁似乎轻轻叹了一声,那叹息声转瞬就消失在风里。她喃喃自语:“我与你是同样的想法。只是这天底下的男子似乎都更希望娘子在后宅操持家事而不是在外抛头露面。”

    “若是遇不上支持我做自己事业的男子,不嫁也罢。”姜菀笑着摊手。

    苏颐宁望着她不甚在意的神情,抿了抿嘴,长舒了一口气。

    两人走到永安坊的坊门处,苏颐宁停下步子,向姜菀微笑道:“姜娘子,今晚叨扰你了,谢谢你愿意听我说这些话。”

    她轻轻握住姜菀的手,道:“我觉得同你很是投缘,有许多的话可说。不知姜娘子有没有同样的感觉?”

    姜菀愣了愣,看着她柔婉的眉眼,想起种种,心头软了软,另一只手也轻轻覆了上去:“同苏娘子说话,我也觉得很是开怀。”

    “留步吧,早些回去。”苏颐宁向她颔首告别,转身离去。姜菀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苏颐宁并不是初见时那个让自己觉得只可远观的人。

    她兀自笑了笑,转身往家走去。

    *

    过完七夕,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尽快让姜记食肆开张。姜菀带着周尧和思菱把店内外打扫得焕然一新,添置了一些必要的工具。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阶段性目标组成,那么对于姜菀来说,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是把姜记做大做强,挣到更多的钱。

    她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拟定了初版的菜单和销售策略,又小小迷信了一把,请人算了算开张的最佳日子——七月初十。

    兰桥灯会时荀遐说过的话姜菀还记得,恰好周尧又熟知各种制作小工具的植物原材料,姜菀便与他商量了一番该用何种东西制作便携的杯子和吸管。

    想来想去,最后两人敲定了原料:竹子和芦苇杆。距离永安坊不远的地方有座山,山上生长了不少茂林修竹,芦苇更是常见。周尧去砍了几节竹子带回来,姜菀研究了一下,决定把竹筒改造成纯天然的杯子。

    只是这竹杯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受潮发霉。姜菀思来想去,决定先煮熟晒干,每次使用后也及时晾干,同时避免多次使用,及时更换。

    当然,开张后店内还是以瓷杯为主,这竹杯只是特殊情况下使用。

    芦苇杆子则用来充当吸管,虽不如后世的纸吸管和塑料吸管方便,但胜在纯天然容易采集。说起来,还是金老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给了她灵感,想到黄蓉曾经在明霞岛上割下一截芦苇管子放在口中吹气,这管子是中空的,自然可以用来当吸管。

    万事俱备,只等开张。

    于是在七月初十这一日,永安坊内一家空置已久的店敞开了门,挂起了“姜记食肆”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