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凝眸处 一段新愁

    第二十一章 凝眸处 一段新愁 (第2/3页)

只是这种似梦似幻的思辨之美,那么庄子把它记录下来意在说明什么呢?”

    “比如庄子《秋水篇》中,记载的那个著名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故事。在这场辩论中,惠施的逻辑是非常严谨的,‘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庄子理屈词穷,在这里用了一个巧妙的诡辩,就是把‘安’字的意义偷换成‘哪里’,而不是‘怎么’。所以‘安知鱼之乐’就被解释成‘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而庄子顺理成章的回答道,‘我是在濠水河边知道鱼的快乐的’。显而易见,庄子在这场辩论中是失败方,那么既然失败了,为什么还要将这个故事记录下来,放在《秋水篇》的最后,作点睛之笔呢?”

    接连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与讨论。月华一直微笑而耐心的倾听与引导。到最后,话题又回归到《逍遥游》。“《庄子》中,无处不在的思想就是超越。在与惠施的辩论中,对手虽然凭借逻辑取胜,却无法体会到鱼的快乐。而庄子连逻辑关系都超越了,不仅体会到鱼出游的快乐,而且在超越这一切之后,他达到了最快乐的境界。这叫什么?这就叫——逍遥游,这就叫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

    “赵君”,正想着听完课悄悄离开,却在门口处被叫住了。身后那个颀长的身影已踱到眼前,赵君只好抬起头,讪讪的叫了声“先生”。

    “嗯”,对方点点头,紧接着说了句让她很崩溃的话:“如今你也是先生了,怎么还像以前那样来蹭课呢。”“学院也没规定,先生就不能蹭课啊。”赵君一时说不出个缘由,只好心虚的反驳道,毕竟自己是不请自来的。

    走廊上人来人往,不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