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妹妹

    第一章 妹妹 (第3/3页)

须要在街上好好伺候许诺的哦……”

    许诺打趣似的笑着说,没人知道,她对眼前这个平凡的男子到底有着多么“病态”的依恋,恐怕,连她自己也不清楚。

    但是,从心灵操纵这个法术来看,她的哥哥的思恋,可见一斑。

    或许,用心灵操纵得来的爱是自私的,

    ——可她管不了那么多,她承受了太多痛苦,都快要被逼疯了,她现在还能乐观起来,已经算是个奇迹了,而在那不知不觉间形成的病态式的爱,只能说是迫不得已。

    ——而且,顾诚也本该就属于她的。

    ………………………………………………………

    关于许诺操纵顾诚喜欢自己这一事件,我的内心有些挣扎要不要写,最终还是写下了。

    ——这表明我接受了许诺的这一行径。

    至于为什么我会这样,我试着先理性地分析,后自我代入了一下。终于发现了自己这种态度的原因。

    注意:自我代入的那个人只能是男主,因为通过第一章,大家无法得知许诺之前到底有怎样的经历,无法得知她病入膏肓的思恋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也无法得知她到底经历了多少痛苦才走到今天的地步。

    你若是不知道她人的苦楚,那么你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批判将显得毫无意义!因为换做是你,做的不一定比她好!

    所以,如果你自我代入了女主,那么请你马上撤销你的代入,因为这样的你,只会怪罪她的自私。

    话说回来,通过自我代入,我弄懂了一些事情,并做出的一些总结。

    总结如下:

    按理说,剥夺他人爱情的自主权,应当是一件不公平的,很让人生气的事情。这种行为很病态很不值得提倡,也不应该被大众接受。

    ——这是我的理性分析。

    但当我真正把自己代入到男主的视角的时候,我却没有丝毫怨念,甚至……还有些激动。——这是我的主观代入。。

    我试着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按理来说,被他人剥夺喜欢的自主权,是一件很值得生气的是,但是我却没有半点怨念,到底是为什么?

    后来,我换了个角度,可算是想通了。

    如果许诺是一个没有良善的人,一个自私的人(这里的自私不是指本章中许诺在爱情方面的自私,——爱情本身就有自私的成分——,而是指广义上的心胸狭隘与冷漠为己),一个狠毒的人,一个丑陋的人,一个我压根就不会喜欢上的人,我还会像刚才那样对许诺没有半点怨念吗?

    答案是:我会对她恶意很大,甚至恨之入骨。

    但许诺偏偏是集合了我理想中所有人性的优点的女主,是美丽到让我在见了第一眼就怦然心动的女子,是使我没必要使用任何操纵术,便会自我催眠,使自己爱她到无法自拔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我不会怪,顾诚和我一样,也不会怪,我见了许诺第一眼便深深地喜欢上了她,顾诚也一样。

    当然,顾诚不会怪许诺,还有一点就是,他以前是真的喜欢她,喜欢到骨子里……

    而当这样的女子对我使用操纵术,让我爱上她的时候,我反倒求之不得。就好像,梦寐以求的白月光,激烈地喜欢着自己,喜欢到不择手段的地步,我怎么能不爱?

    可若是一个奸邪,自私,恶心,狠毒,无理的人对我用法术,或是下药让我喜欢上她,你觉得我会不会愤怒?这就相当于,一个你讨厌的人,恨之入骨的人用迷药让你不自发地喜欢上了她,那么当你得知真相后,对她的感情,恐怕只有滔滔不绝的恨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双标行为?

    ——因为天性使然。

    追求美好,是人的天性。

    当美好不顾一切地向你奔涌而来时,你会感到幸福,感到温暖,感到如沐春风……

    (这是你接受美好的过程,虽然接受的方式,是被动的。)

    而若是丑恶采取卑鄙的方式向你袭来,那么所有的悲愤情绪会瞬间把你淹没……

    (这是你接受丑恶的过程,接受的方式也是被动的。)

    正是因为人的这种追求美好的天性,所以我不会去怪罪许诺操纵我自己去喜欢上她。

    我把她,当成了美好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不会怪罪她对我的行径,顾诚也一样。

    而有意思的是,如果你自我代入的人是顾诚,那么许诺,就成了概念中的美好,不顾一切的向你奔涌而来。

    但如果你自我代入的人是许诺,那么即使你将“顾诚”视作了你心中的“美好”,你也会觉得她做的有些不对。

    为什么?因为这是你主动追求美好的过程。与被动接受美好相比,主动追求美好的同时,你会受到道德的约束。

    受到道德约束的你会自然而然地对你代入的那个人——许诺,她所为的有失道德的事情反感,甚至厌恶。

    但,你却失了一种考量,就是——她以前的经历到底是怎样的?

    许诺所为之事,现在道德角度上的角度上,或许可以对她进行批判。

    然而若是你得知了许诺的经历,便会对她强迫顾诚喜欢上自己一事进行理解,甚至认同……

    算了,进一步总结吧。

    追求美好,是人的天性。

    所以当美好被传递,被颂扬,被不断地发扬光大的时候,即使你是旁观者,你也会为之动容。

    但若是美好被玷污,被摧残,被毁灭,那么即使是作为旁观者的你,也会为之或多或少地悲痛,愤怒与不甘。

    人类进化出的这种天性很有意思,它影响着人们的判断与行动,也客观上催动了物质的繁荣与精神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