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谣言四起

    第28章 谣言四起 (第2/3页)

身上再无往日的气息,以前的他可以说不可一世,目空一切,他在狱中唯一去看过她的女人就是艾米的母亲,艾米的母亲带着艾米从魔都回到了老家。

    魔都的房产被冻结了,都是叶振兴的名头,还有一些财产也被人家追讨回去了,艾米母亲是基本没问叶振兴要过钱,有时候叶振兴甚至忘了这个女人,这才是最让人心寒的。

    当初的叶振兴身边的女人太多了,多到他都记不得谁跟谁了,患难才见真情,艾米的母亲当时带着所剩无几的钱回了老家。

    回老家后没几年,艾米的母亲就去世了,这对于艾米属于十分巨大的打击,她跟着外婆和舅舅过日子。

    外婆外公身体都不好,大多时间艾米跟着舅舅生活,舅舅是个眼高手低,做事不着四六的人,简单的说是个不靠谱的人。

    典型的啃老族,每天游手好闲,热衷于吹牛皮,结交的朋友都是狐朋狗友。

    还和别人结拜个三十六友,据说当初艾米的舅舅是帮人去跑腿买烟送来的,结果对方发现三十五人不好起名字,艾米舅舅过来,直接让他也加入了,就变成三十六友了。

    艾米舅舅逢人就吹嘘自己是三十六友的三十六弟,他年纪比其他三十五人都大。

    每天都说自己是混社会的,结果其他三十五个人只把他当成个跑腿使唤。

    艾米的舅舅整日混迹街头想要发大财的人,天天带着艾米吃百家饭,以前的小公主,硬生生变成了街溜子。

    这也导致后来的艾米江湖气很重,因为她从小就在这群人身边长大,好的没学多少,坏毛病学了很多,坑蒙拐骗都懂。

    隔三差五舅舅身边的人不是被人抓去蹲大牢就是跑路了,甚至还有吃花生米的。

    很小的时候,艾米就知道人在屋檐下的滋味。

    她这个舅舅至今未婚,天天也跟着别人混社会,但压根没胆子,又跟别人学做生意,欠下一屁股烂账,还好有外公外婆在,否则艾米连一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叶振兴的父母早就去世了,当年他和自己家那边没啥来往,所以艾米都没法投靠爷爷奶奶家。

    艾米的外公外婆也没太多时间带她,每天要累死累活赚钱给宝贝儿子填窟窿,总不能让欠债的天天跑门前要债吧。

    叶振兴这些年越来越想要见到自己的女儿,在狱中写过几封信,都石沉大海了,没有回音。

    出狱后,叶振兴第一件事就是想法子找女儿,虽然蹲了十二年,但出来后,还是有人给他接风洗尘,因为嘴巴严,当初没供出什么人。

    不过时代变了,人心也变了,那些给他接风洗尘你的人,最多给点钱意思下,当初叶振兴没想到自己会出这事,所以财产没规划好,直白说,那时候很多人还没财产规划的意识。

    都是暴发户,否则叶振兴高低也留点东西给艾米。

    所谓的朋友们凑了个五十万给叶振兴,算是两清,话里话外都是让叶振兴以后别联系他们了,大家各自安好。

    叶振兴拿着五十万回来,找到艾米,直接把钱都给了艾米的外公外婆。

    这套房子现在也就十二三万,别看地方不小,上下两层,但没房产证,又地方偏僻,在巷中巷内。

    这五十万对于艾米外公外婆不算是一笔小钱了,艾米舅舅更是一夜膨胀起来了,艾米的父亲回来了,外公外婆也能去外地给人打工多赚一些钱。

    老俩口还在惦记马上四十的儿子没成家,艾米父亲给的钱,给了艾米舅舅十万去创业,他说有个好大个要带他发财,剩余的四十万拿去还了外债还剩下二十万左右。

    在主城区给艾米的舅舅付了个首付,老俩口出去打工帮忙还房贷。

    已经快七十的老俩口,为了这个儿子在咬着牙拼命赚钱,早晚和艾米妈妈一个下场,累死。

    艾米舍不得外公外婆走,但她也没法子,目前这套房子就留给艾米和他出狱的父亲一起住了。

    叶振兴看到女儿长得亭亭玉立,更加觉得亏欠她们母女,他不知道如何和女儿相处,女儿的态度是冷漠的。

    他只能早上起来做饭,晚上做好饭等艾米,帮艾米洗洗换洗的外套,刷刷鞋子,晒晒被子,打扫房间。

    照顾艾米的衣食起居,是叶振兴觉得自己唯一能和女儿有交际的事。

    两父女没什么话语,叶振兴更知道艾米有一些恶习,例如喜欢赌博,这个让他十分害怕,因为他当年就是赌性太大了,不能自拔,最终害了自己也害了艾米和她的母亲。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弥补艾米,首先就是让艾米从这个鬼地方离开,这边卫生差,治安差,居住环境十分的不好。

    叶振兴是今年二月份出来的,出来后,他什么也没做,他在了解如今的市场,在反复翻阅法律相关书籍,虽然他在狱中看过很多次,但还是感觉没有看透彻,他不能再翻车,让女儿没有父亲了。

    他把过去十年的金融相关的报刊杂志都看了,白天他就给人打工,赚点外快,买了一台电脑,在一些财经论坛,注册了个小号,分析市场行情,最终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那群人会支付一些咨询费给他,让他帮忙分析大盘走向。

    利用咨询费,叶振兴重新进入股市,不得不说,强者从不抱怨环境,牛批的人依然牛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