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深夜传旨,礼部尚书心态崩了

    第六十二章 深夜传旨,礼部尚书心态崩了 (第2/3页)

名字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但朱元璋却念念不忘。倘若真的能有亩产万斤的粮食,就算找不到银两建立平准库,他的大明照样能够轻松养活亿万子民,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

    为了听到更多的心声,朱元璋自然就要更多接近秦枫。

    可是现在随着秦枫在淳化县的一系列举措,可谓是人人喜悦,家家欢乐。

    在这样的气氛下,平常可能闹点乱七八糟的矛盾,现在却因为心情好,一笑而过,所以到县衙里打官司的老百姓,数量急剧减少。

    腾出手来的秦枫,不是在修建马路,就是在设计县学,留在县衙里办公的时间越来越少。

    这对朱元璋的计划,很不友好。

    他可以扮作瞎眼老爹,在县衙门口跟很多老百姓一起挤着看热闹。

    但不能秦枫去修路、去监督县学的工程,也跟在身边啊……倒不是为了什么皇帝的面子,关键是太惹人怀疑了。

    毕竟你一个瞎子,看都看不见,老跟在县太爷屁股后面,算怎么回事儿呢。

    现在,有了毛骧的这一双儿女入县学,朱元璋龙颜大悦,当时就给了毛骧一个赞许的眼神,搞得这位贴身侍卫心花怒放。

    县学的入学名单,尘埃落定。

    选上的人家欢天喜地,没选上的自然是如丧考妣。

    但因为秦枫公平公正,一切都是在阳光下进行,没选上只怪自家孩子不到年龄或是超了年龄,虽然捶胸顿足,却也说不出什么别的。

    一百零八个幸运儿,经过统计,共有三十七名男孩,倒有七十一名女孩。

    连秦枫都没想到这个比例如此悬殊。

    但转念一想,倒也合理。

    这个年代,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哪怕家里没有皇位要继承。

    生女孩,意味着生孩子这项工作还在路上,必须继续努力。

    生了男孩,若是家境普通,觉得养活都困难,倒是有可能就此停止。

    这样的思想贯彻下,导致淳化县符合县学年龄条件的入学者,女孩的数量超过了男孩接近一倍。

    略一思忖,秦枫临时决定,允许同一户人家里,将女孩换成男孩的内部替换方案。

    毕竟女孩就算读书再好,也没有出仕做官的可能,更有希望改变家族命运的,还得是男丁。

    这样按照条件,替换了约莫十几位,总算让县学第一批学生,男女比例平衡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