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脑中嗡地一声

    第19章 脑中嗡地一声 (第3/3页)

莉受害,是在床上惊醒之后,走出寝室查看的时候被杀的。

    宋小慈对短袖前后的破口,进行了详尽的测量和记录,仔细寻找除了血渍之外的痕迹,直到确信没有可疑之处,方才止手。

    衣着检验完毕,将多处破口周围的浸润血迹,包括尸体血,一并提取,放入物证袋,写上编号和说明,这些后面都要一并送检。

    检验所有破口血迹和尸体血的目的,在本案并不是为了验明死者的身份,而是为了检测凶手在施暴的过程中,手臂有没有可能受伤,有没有将自己的血迹留下。

    对于胡莉的衣着,宋小慈认为没有保存的价值,直接拿剪子剪掉。

    除去衣着,开始尸表检验。

    “尸僵存在于全身各大关节,尸斑分布于腰背未受压部位,按压稍褪色。”

    “双瞳孔散大,直径0.6cm。”

    “外鼻无损伤,未触及明显骨折;口鼻腔无异常分泌物,齿齐无损伤;双外耳无损伤。”

    宋小慈的目光逐渐下移,检查完颈部,视线落在胸腹的创口上。

    对照衣着的破损,尸表的创口能够一一对应,这就说明死者是在穿衣状态下被袭击的。

    “左乳内侧见一2.2cmⅹ0.5cm之斜形创,该创一侧创角稍钝,一侧创角锐利,创缘整齐,创壁光滑,创道深12.5cm。”

    ……

    尸表的创口,因为能够哆开,因此,测定的宽度要比衣着上的数据偏大,这就是为什么衣着的检验很重要。

    而且,创道的深度并不完全等同于刀刃的长度,如果没有受到骨质的阻挡,这个数值在大力刺击之下,往往是偏大的。

    像常见的水果刀,一般由刀刃和刀柄构成,由于软组织是有较大弹性的,强力的刺击会让刀柄凹进去,从而增加创道的长度。

    故此,刀具的各项属性,包括长宽厚薄,单刃双刃等等,需要根据衣着、创口、创道等诸多特征综合考虑,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在一些杀人案中,工具的准确判断是相当困难的,即使是那些教授级的大咖们,也会感到无所适从。

    如果深究的话,对于工具痕迹的研究,从损伤特征逆推回去,得到确定性的作案工具,这个学问就是《犯罪痕迹学》,不仅痕检需要,法医也需要。

    宋小慈目前还没有《犯罪痕迹学》这方面的充分知识筹备,仅仅只有一些基本的痕迹学常识。

    然而本案的工具很清晰,判断起来并没有难度。

    宋小慈直接判断凶器的属性:宽度为2厘米,刃长10厘米左右,单刃薄背,与垃圾桶找到的水果刀特征完全符合。

    一路检验下来,尸表共有九处刀口,比曹万财的七个还要多。

    其中胸部三刀,腹部两刀,背部四刀。

    九刀的特征雷同,并无例外之处。

    同样,胡莉的手背、胳膊没有任何抵抗伤,身上也没有淤青钝器伤,这说明她完全没有防备之意,很快死于刀下。

    衣着、尸表检验完毕。

    相反,解剖用于确证死亡的原因,对于宋小慈而言,速度反而加快了。

    三腔必开,对于本案,虽说颅腔的开启并非是必选项,但规范就是规范,宋小慈决定先开胸腹,最后开颅检验。

    宋小慈LV3.0的法医病理,一旦施展开来,娴熟的手法,犹如庖丁解牛,在场众人眼里,那种行云流水的顺畅,竟然有一种难于表达的美感。

    正当宋小慈看完胸腹,打开颅腔的刹那,脑中嗡地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