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公安局的兽医

    第25章 公安局的兽医 (第2/3页)

  原本的“希望小学”,被周庆宁变成了“希望孤儿院”,这个牌子一直挂到现在。

    到了后面,事实上,一些没有依靠的老人也投奔到这里。

    在2000年以前,周庆宁的丈夫开了两家煤矿,赚了不少钱,补贴希望孤儿院完全没有问题。

    可在2005年之后,清阳县的所有煤矿因政策因素,全部被关闭,祸不单行,周庆宁的丈夫也因癌症去逝。

    如此一来,周庆宁的资金算是断了大头。

    尽管国家有些补贴,可那也只是杯水车薪。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周庆宁积极向政府反应情况,寻求支持,最后,政府将这里的老人转入政府办的养老院,又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孩子转入民政抚养。

    通过这些办法,她的负担明显减少,总算撑了下来。

    目前,希望孤儿院还有二十几名儿童,依靠国家补足,社会捐赠,加上她自己的退休金,勉强能够应付。

    宋小慈在高中的时候,就组织过捐赠,大学期间也组织过两次,虽然不多,但他总是尽力而为。

    见到周阿姨,她的面容有些憔悴,明显头发又白了不少。

    “周阿姨,”宋小慈嗓子一热,暗叹时间是把杀猪的刀。

    “小宋啊,你怎么来啦,不是上大学吗?”周庆宁正要给他泡茶,没想到茶盒却是空的,一时间有些尴尬。

    旁边一个小姑娘,十岁左右的样子,见机快,倒了两杯白开水。

    “嘿嘿,我们不喝茶的,这个好。”宋小慈快紧接过开水,一杯递给孙大壮,一杯给自己。

    周庆宁拉着宋小慈,上下打量,都长这么高这么帅啊,一时间感慨万千。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彼此问了一些过往,宋小慈也将自己回县城的打算说了,周庆宁倒是有些好奇。

    现今的年轻人,不都喜欢北上广吗,华丽的大都市,不都是他们向往的乐园吗?

    但话又分怎么说。

    在她看来,西鄂山区植被丰茂,空气极好,小县城工作和生活节奏慢,加上宋小慈家庭条件不错,当个警察挺好的。

    每当宋小慈问及孤儿院的情况,周庆宁总是笑呵呵的,从不提一句困难。

    从周庆宁憔悴的神态,和那些装束并不光鲜的孩子身上,他知道,希望孤儿院的财务状况并不如意。

    宋小慈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内有五千元。

    其中三千元是这次揭榜的钱,另有两千来自两个月的工资。

    “周阿姨,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您收下。”

    周庆宁定定地看着眼前的小伙子,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默默地接了过去。

    “芳儿,田妈呢,去叫她。”

    一会儿之后,芳儿身后跟着一位中年妇女,穿着朴素,手里拿着帐本。

    “田会计,这位是宋小慈同学,给他登记吧。”顿了顿,周庆宁哽咽道:“所有捐赠,我们这里的每个人,都会铭记在心,谢谢你!”

    宋小慈知道,周庆宁作为私人慈善机构,她付出了太多,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曾经有人劝她放弃,但她表示初心不改,只要还有一位孩子,她就要努力办下去。

    言行一致,有始有终,视困难如草芥,这正是宋小慈佩服的地方。

    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谁说就没有清流,在他眼里,周庆宁就是这样的人。

    办完事,宋小慈起身就走。

    不喝茶,不抽烟,不吃饭,不扰人,这才是真正的绿色出行。

    孙大壮一直没有说话,待到三轮车发动,他舔了舔舌头,有些不舍的意味。

    “宋老弟,你这钱可以买辆摩托车啦,白送钱,干嘛呀!”

    宋小慈没有回答,但用眼神剜了他一刀。

    说实话,他自认为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当个慈善家,只是在希望孤儿院这件事上,他有帮抚的冲动。

    没有原因,单纯就是一种冲动,想干就干。

    如果愣说根源的话,那就要说到十年前,父亲带着他,曾经为这所孤儿院捐过一千元。

    父亲的举动,对他有着深深的影响,也许这就是传承。

    突突突。

    两人没有停息,四十分钟之后,到了沙岩村。

    王伯和李叔都迎了出来,看样子他们都准备好了。

    王伯偏着脑袋,他旁边站着一位矮个子,宋小慈猜测,这位肯定就是王伯的儿子,两人简直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