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巷》

    第二十章《巷》 (第2/3页)

,一般还画有精美的图案,在家家户户升级改造成混凝土楼房前,每年的暖春时节,小燕子都会飞进屋内筑巢,还可以见到小燕子叼着食物喂食他们的孩子,见识过这个场景的话,就比较容易理解“旧时王谢堂前燕”,在乡下,至今还保留“堂前”的叫法,在房子的位置相当于商品房的大厅。

    这首佳作得到晚年的挚友白居易的高度赞扬,是刘禹锡最为得意的一首怀古诗,此诗语言浅显,描写也较为平常,桥边的杂花野草,巷口的夕阳,拼接起来也无出彩之处,不过是在乌衣巷所见的平常景观,然后结合强烈历史感的王谢两大家族的堂前景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华景象,从而凸出当前颓废景象和昔日繁华情景的对比,瞬间提升此诗的意境高度。作为一首怀古诗,自是带有借古讽今的意味,此诗凭吊东晋时期秦淮河边的朱雀桥和乌衣巷繁华鼎盛,作者本人来到此地看到的景象却是荒凉颓废的,顿生感慨情绪,感叹世事沧桑变迁和人世间的多变,对曾经显赫一时的达官贵族,也将如过眼云烟,和平常人一样,终将成为历史的陈迹。乌衣巷本来就是著名的巷子,位于繁华的秦淮河风景带,自是能成为秦淮河畔的名气巷子,然而刘禹锡的这首诗犹如给它添加了耀眼的翅膀,让乌衣巷的知名度飞的更高更远。

    《六尺巷》

    (清)张英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位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本身无特色,全国范围内,同类型的巷子比比皆是,不过它的价值源自它的起源,这个起源经过文人墨客的不断演化,逐渐演变成做人的一种典范,故这巷子的来历值得传承和歌颂,故六尺巷背后的历史渊源值得品味一番,这个典范真实性暂且不论。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朝廷上的大臣张英收到家乡桐城的一封加急书信,信中讲到家人与邻居吴家争夺两家挨着的小巷子的事情,方便两家人出入使用,吴家因建新房而想将这小巷子据为己有,张英的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于是请求当地的县官评理,县官深知两家都是大户人家,不敢轻易断案。县官明知两家都不能得罪,张英家人情急之下,加急书信给在北京为官的张英,请他出面解决,张英收到书信后觉得小事不值一提,便回信如《六尺巷》这首诗,严格来说,这是四句话而非诗。非诗就代表着这典故的真实性值得推敲,张英在京为官位高权重,吴家人正常压根不敢与张家争执,如果吴家人同样在京为官,则应该有名有姓而不是像现在介绍一般人,用姓氏加某某代替。张家人接到书信后,明白其中含义,便主动退出三尺,吴家人看到张家的退让,也识趣退让三尺,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六尺巷”,如果按照这个典故来算,两家各退让三尺就已经六尺,加上原来巷子的宽度,这个巷子应该远远不止六尺,不过这典故传达出来的美谈是侧重两家人大度和解的意味,故沿用六尺巷这个说法。

    小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