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庐山》

    第四十一章《庐山》 (第2/3页)

留下歌咏庐山的诗篇。今日的庐山俨然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并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行列,且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中唐诗人白居易过誉的评价它“匡庐奇秀甲天下山”,更有爬山驴友们不容错过的云海风光,极具美学欣赏价值。

    世人来到庐山这座文化圣地,上层权贵显要留下如指点江山的事迹,文学家留下诗词歌赋,艺术家们留下丹青墨宝,览胜游客就前来拍照打卡留念。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文人墨客描写庐山抑或与之息息相关的诗篇超过万首,单是诗仙李白就先后游历庐山五次,创作诗歌超过十首,尤其以《望庐山瀑布》最为传颂甚广。放诸全国来看,庐山瀑布并不出奇,不过世人所知晓描写瀑布的诗句,庐山瀑布赫赫有名,仰慕庐山秀丽山水的李白,多次观赏庐山瀑布后才思泉涌,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艺术写作手法,将极其普通的瀑布描绘成“飞流直下三千尺”,使得庐山瀑布逐渐名就起来。鲜为人知的是,李白另有创作一首五言诗《望庐山瀑布》,其描写的瀑布是“挂流三百丈”,一仗约等于十尺,也就是两首诗描写的瀑布状态是一致的,不可否认的是,庐山的瀑布景观也有壮观的时刻,倘若在枯水期望庐山瀑布,或许会心中暗暗的骂道,李白简直是个大忽悠。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七言绝句可以说是纯写景,充分发挥了浪漫主义色彩,大意是太阳照耀着的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的望去,瀑布就像长河悬挂在山前,好似三千尺水流俯冲而下,好像银河从九重天高处垂落下来。前两句是描写了庐山瀑布的自然形态,后两句使用“三千尺”与“落九天”等修饰词,以极其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弥漫飘洒在半空中的瀑布描绘的出神入化,呈现雄伟绮丽的观感,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单纯从这首诗,我们或许只能知晓李白的手笔非同小可,真正理解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意图,则不可不提他望庐山瀑布而创作的五言诗。

    李白的另外一首《望庐山瀑布》是借景抒情的诗,在这首诗中,他说到自己从西面登上香炉峰,朝南望到瀑布悬挂在山前,水流直下有三百丈,沿着山谷奔涌向前几十公里,瀑布水流速度非常快,宛如白虹腾空,以为是从银河从天上落下,弥漫飘洒在半空中。从五言诗的写景片段可知,他的七言绝句犹如这首五言诗的精简版本,可能因为世人只有想记忆凝练短句的倾向,故而世人多知晓经李白提炼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五言诗后半段是抒情的描写,其中写到他平生素来喜欢到名山览胜,看到庐山瀑布时更是觉得心定神闲,最后以“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来呈现他望庐山美景的感受,也即表达作者的理想是遁世隐居在庐山、永辞人间,当然这可能是他在庐山览胜后的心血来潮之辞。一般人欣赏到美景时,世人顿生隐居山水田园的冲动,心血来潮的那一刻常有,然而真正实践它的人屈指可数,据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九江市民陶渊明,曾以家乡的庐山风光为背景创作了他的名篇《桃花源记》,并且真正的隐居下来,他采菊东篱后,悠悠然见的南山便是旅游圣地庐山。

    离李白望庐山瀑布近百年之后,庐山迎来了另外一位颇具盛名的大诗人白居易,他拜访了庐山大林寺,时光历经两个多世纪后,一位文学巨匠携友登临庐山览胜,并留下富有哲理的名篇《题西林壁》。中唐诗人被贬为江州(古九江市)司马时登上庐山,北宋词人苏轼则是以罪官身份安置在湖北黄州时游览庐山,他们皆在此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名篇,或许人处逆境时,欣赏到秀丽的山水风光后容易情思涌,进而能创作出经典语句。从创作诗词篇目数量来衡量,歌咏庐山的诗篇可谓是拔得头筹,凡是有名气的山峰几乎都有歌咏它的诗词文章,不过能够传诵甚广的不多,东岳名山有杜甫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庐山有李白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外,还有一首出自苏轼之手的《题西林壁》,其他名山则鲜有传诵较广的经典诗句,再者,白居易游历庐山而创作的《大林寺桃花》,亦是传诵度较广的歌咏桃花名篇。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