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雪》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四十九章《雪》 (第1/3页)

    短视频火爆网络以来,持有一部手机便可以发布短视频,传播科学知识,发布趣闻轶事,美女主播和疯狂卖货,不一而足,任何一人接受资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官方的新闻报纸和宣传广告,通过网络平台尤其是短视频,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搜索自己所需要的资讯。公历12月12日这天,原是电商行业火爆的卖货节,身在秋老虎时节的南国广州,却偶然刷到北国大雪纷飞的视频,可谓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些基层百姓通勤的艰难在视频中展露无遗,得益于短视频的广泛传播,让很多人得以见识北国雨雪纷飞下基层百姓的艰辛,尤其是让身处南国的人们透过视频感受下北国冬日的壮观雪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有诗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即在冬日里大雪纷飞时,韩愈“通勤”用得马匹不肯前行,而换作当代,北国的很多百姓则是面临车不前的窘况,更有甚者,相当部分百姓还得推着电动车和脚踏自行车艰难前行。虽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对于很多底层老百姓而言,多半是不想大雪纷飞的,若有冬藏时令还好,然而现代人没有这个时令,只要是工作日就得顶着风雪正常通勤,为了不迟到只得雪里赶,为了早到家准备晚膳风里回。

    身处南国,甚感华南第一城广州的气候真心不错,冬天不太冷,即使在“大雪”节气后,还可穿短衬衫行在“夏日”的街道上,冬天的时间也不长,真正进入冬季可从冬至节气算起,来年的二月底就差不多不会冷了。北国的雪季,有趣的朋友甚至在网上晒出广州与最北端漠河的温差,竟然高达50度,在同一个国度里,南北两地的温差相差这么大,这是极少国度才有的景象。自因读大学而辞根移身至岭南近二十年以来,只有一次寒假回家再见识过下雪,据了解大部分珠三角生活圈的朋友未曾见识过下雪,以广州为中心的南国,受海洋气流影响,很难在冬季有寒冷气象,不过据历史记载,广州曾有过下雪,不过是千百年之中只有屈指可数的记录,因此南国的百姓很大可能一辈子欣赏不到冬季雪景。

    冷冻技术的广泛运用,广州也开始有了市内的冰雪世界,在平安夜圣诞节时,人头攒动的广场会有人工雪景烘托气氛,然而不管是市内冰雪世界还是人工雪景,完全没有自然雪景的韵味。记得小时候,冬日里是最喜欢赖床的季节,毕竟天气冷藏在被窝里很暖和,倘若听到爸妈说外面下雪了,怕冷赖床的习性瞬间消失,马上起床穿衣跑到雪地里滚雪球堆雪人。家乡冬日里的下雪一般都是晚上,第二天清晨,室外是白茫茫的一片,而冬日里的人们极少需要日出而作,只有孩子们不惧寒冷,在屋前舍后打雪仗,未被污染的白雪还可以入口尝尝,而如今的乡下,很少孩子们会雪地里玩耍,多是躲在暖窝里玩电子产品,倒是有大人们偶尔手机或相机咔咔一声,替代以前少儿们的欢声笑语。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变暖的新闻不绝于耳,尤其近些年,少闻家乡冬日里有下雪的时候,似乎有变暖的迹象,记忆里,家乡最为寒冷的时期是90年代,那时候的冬天经常见识到吊在稻草堆里或矮瓦房上长长的冰棱,而且可以用来吃。小时候的冬天里几乎年年有冰棱,晶莹剔透而且很长,自从读中学以来就几乎没见过冬天里出现冰棱,是不是全球变暖导致,不得而知。历史记载到,在明清时期,广州有几次下雪的记录,那时的地球是进入了所谓的小冰期,而现在及上世纪的广州未曾有过下雪记录,是否是地球进入了小暖期,犹未可知,或者说,今时今日所谓的全球“变暖”或许只是地球气候周期性表现。

    阴晴圆缺,狂风暴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而下雪并不多见,即使是下雪较多的北国,下雪频率远不及阴雨天气,在南方诸省更是如此,少儿时期的冬天里一年能有两三次下雪,天暖时几年才会有一次雪景,因而下雪天是自然天气中不多见的,物以稀为贵,这或许是有些人喜欢雪地的原因之一。下雪天,人们可尽情的发挥闲情逸致,如在窗边弹奏钢琴斜欣赏雪景,在滑雪胜地展现动感舞姿,去爬山欣赏银装素裹的雪景,乃至有朋友盛装白雪用来煮茶。对于雪景,古人们应没有现代人玩的这么不亦乐乎,不过对于一些不事稼穑的文人士大夫而言,取一撮雪回屋内煮茶论天下,还是较为常见的,风雪纷飞的时候,邀请两三好友痛饮一番,谈天论地叙叙家长里短,不失为下雪天的高级乐趣,想必古人很多这么做的,详见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问刘十九》,在天欲雪时的傍晚,邀请朋友光临寒舍饮酒。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