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长相思》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五十章《长相思》 (第1/3页)

    长相思,从唐代教坊曲名演变而来的词牌名,初为汉乐府的旧题,南北朝时曾有很多文人以此为题作诗,到唐代成为教坊曲目,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曾以此作词并广为传诵,赵宋以降,便成为经典词牌名,看标题便知它多描写离别相思之情。该词牌名,又名吴山青,相思令等,取自《古诗十九首》的“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和“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等诗句,从其渊源可知,它常用来创作恋人相思或闺阁愁怨的诗词。此词牌名的作品,调由三、七、五句式组成,每句用韵,且前后段各有一叠韵,音节响亮,由热烈而逐渐趋于和婉,自白居易创作《长相思·汴水流》之后沿用这个格律,因此白居易的这首词也顺势成了该词牌名下的正体作品,典范作品主要有词帝李煜、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浪情公子晏几道等人的作品,诗词已经不新鲜的清代,尚有公子哥纳兰性德创作的《长相思·山一程》是不错的词作。

    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几千篇诗歌文章,其经典之作多是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如家喻户晓的《卖炭翁》和《观刈麦》,还有长篇叙事诗篇《长恨歌》和《琵琶行》等,少为人知的有《秦中吟十首》等。他曾在写给元稹的书信上提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即诗歌创作要记事的,这个理念一直贯穿他创作诗歌的重要时期。据有学者研究,白居易创作诗歌的高峰期是30-45岁之间,前面所列举的佳作皆出自他这个年龄段,可想而知,这个十多年是人生最为关键的,是个人事业是否能达到一定高度的能量蓄积阶段,对于大部分人应当如此。曾经大致统计过一些历史名人的成名或者代表成就时的年龄,大体在35岁前完成,也就是说人的人生成就,35岁前的成绩是个标杆,或许有人成名是40多岁,但基本上是建立在35岁前的,也就是人生要有所成就,35岁前就要拼尽全力,大致统计世界上名人建立成就时的年龄,便可知大器晚成一词,是宽解人的说辞。

    据传,白居易年轻有位特别钟情的女子名叫湘灵,为此将自己的婚姻大事延后至三十多岁,还创作过颇为长情的诗篇《夜雨》,拗不过家族使命的他最终放弃了湘灵,说到这里,人们一般认为白居易是个痴情种,然而历史远不止这么简单,他与挚友元稹一样,同样是个渣男代表,尤其是他闲居洛阳时,妻妾和歌姬的数量多到让人咋舌,据说高峰时期,高达三十多位妙龄女子为这位大诗人提供快乐人生的服务,其真实性与否已经不重要,渣男行径是板上钉钉的事。《长相思·汴水流》是白居易惜别一位宠爱的歌妓而作,据《旧唐书·白居易传》记载,他特别宠爱名叫樊素和小蛮的两位歌妓,并留有诗句言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或许广州塔被戏称为小蛮腰、人们常形容女性樱桃小嘴等,多半与此有关联,然而白居易年近古稀,良心压制住了渣男本性,不忍耽搁她们,故将两位妙龄女子遣回,但是暮年的白居易又显得孤独寂寞冷,于是创作出这首颇有长情意味的词。

    《长相思·汴水流》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此首词朗诵起来蛮顺口的,尤其是上阙,也容易理解,汴水和泗水等长流流到瓜州的古渡头,以吴山为代表的江南群山点头,凝聚着哀愁。汴水是隋明帝杨广时期开凿的通济渠,唐宋时期称为汴河,泗水流经山东的一条河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的“川”便是指泗水,隋唐大运河通航后,汴水和泗水都流经瓜州直到杭州,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也多是从京城西安、东都洛阳经此流水达到江南的杭州。白居易任杭州长官期间,携带了江南歌妓回到东都洛阳,度过一段舒适闲逸的幸福日子,然而随着自己逐渐步入暮年,于是将歌妓们各自遣回原籍,最得作者欢心的,恰好是他从杭州任职时带在身边的,歌妓的回去使得作者认为江南的群山都开始点点愁。

    词的下阙大意是思念与怨恨的情感交织,除非伊人归来才会罢休,明月当空照时,彼此依偎一起倚楼望月,方能平复此等五味杂陈的情感,由此可知,白居易是忍痛割爱遣回歌妓的。相比上阙而言,下阙朗诵起来有点“隔”的意味,即流畅度稍差,韵律方面也稍逊色少少,它表现出的意境则稍好。从吴山点点愁和月明人倚楼来看,整首词像是闺怨气息的词,我们所熟悉白居易的作品,极少是富有闺怨气息的,这首词似有闺怨气息,但未必是闺怨词,倘若确定无疑是为了抒发与歌妓的离别之情,这首词则是白居易暮年生活凄美的真实生活写照。风烛残年时期的白居易是相当悲观的,曾创作咏老赠梦得的诗篇,写有“自问老何如,尽日闭门居”等凄冷诗句,挥手让歌妓们回去后的白居易,惟有长叹一声,犹如下阙所言思恨悠悠,有歌妓的陪伴才能慰藉他的忧愁。

    从白居易前半生来看,他的确算是个性情中人,且在他遭受贬谪之前,热心于国事为民请命,可从他早年的现实主义诗篇可粗略获悉,然而仕途就像是一条大染缸事业,贬谪经历给他重大打击,左迁到江州司马后慢慢变性学乖了。他刚到江州时,创作出广为流传的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由此可知贬谪经历对他冲击的巨大,在写给好友元稹的书信《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了创作诗歌文章的初衷,即他的名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由此可知江州司马的经历无疑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几年后,皇帝岗位换人,在朋友帮助下加持新皇对他才华的欣赏,白居易回朝升官不久,自请地方任职,于是被派往江南的苏杭一带主持工作,宦海沉浮的白居易开始转变性情,钟情于畜养歌妓,直到高峰时歌妓多达三十多位,为民请命的谏臣风格早已褪色,不过也还算为民做过实事,在杭州疏浚西湖并留有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