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虞美人》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五十三章《虞美人》 (第1/3页)

    初入广东省时,倘若仅听周围的人交谈,犹如去到国外的错觉,这边人交流的语言为粤语,虽然讲的都是中文,作为外省的人,偶尔能听懂一两个字,但基本上不知所谓。刚与广东省同学接触时,局外人的身份特别突出,因为无法与之用粤语交流,偶然用普通话插话时,同学们才会切换粤语式普通话,处于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想融入这样的环境,学习听懂粤语还是有必要的。初入粤语环境的新奇感,加上很多女生讲粤语都比较轻声细语的,让人备受舒适,于是刚入广东读大学的半年努力学习讲粤语,甚至让同学指导学习和矫正发音,这其中不乏一些调侃的同学,故意教一些不良语句。有几个学习粤语的片段,尤为记忆犹新,一是隔壁班同学教粤语版的“你竟然撬我墙角”;二是在QQ朋友圈转发女同学写的粤语版日志,觉得很新奇且里面相当多的粤语用字不认识,同学知道后指示我下架它,因为此日志是她本人的心情日志,我转发成自己的QQ日志不合适;三是请舍友采用粤语朗诵下李煜的词《虞美人》,这是高中时代学习的李煜绝命词,舍友至朗诵了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确比普通话朗诵好听。

    自舍友粤语朗诵李煜的词后,甚感粤语比国语好听,或许是近二十年来听的都是国语,粤语的新奇感催生了我的学习动力,于是经常观看粤语残片和香港粤语版电视节目,发现了以前看过的影视节目,其实很多都来自香港。听到舍友首次用粤语朗诵诗词,甚感其韵律方面胜过国语发音,于是后来在教导孩子背诵李煜的这首《虞美人》时,是让他听粤语发音背诵的,也是期望他能够掌握粤语,尽管当前的粤语空间越来越狭窄,但是身处岭南,掌握粤语还是可用之处的,权且当作一种语言来掌握。在可预见的年代里,粤语的空间还将继续存在,在珠三角区域,尤其是外地人相对偏少的珠三角外围城市、乡镇,依然还是有很多百姓以粤语来交流,将粤语当做半外语的观念去学习,未必不是提升语言素养的良好策略。在未来的全球化社会,个人的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将会更加突出,会国语加一门外语是标配,粤语则是添砖加瓦的选项,其次采用粤语朗诵诗词,在韵味方面的确比国语略胜一筹。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命词,相传这首词作于他生日七月初七的七夕之夜,身为阶下囚的李煜在寓所命歌伎作乐,生日这天原是值得开心的日子,然而想到故国不堪回首和雕栏玉砌朱颜改,愁绪涌上心头,于是唱出新作《虞美人》词。此词一经唱出,听到此词的宋太宗皇帝为之震怒,据野史记载宋太宗忽悠其弟秦王赵廷美携带御赐的牵机药鸩杀了李煜。据史料记载,宋军围困金陵城时,便传言李煜做好了城破身灭的打算,然而李煜却选择了苟活于世,乃至被宋军主将曹彬(八仙之一的曹国舅的祖父)描述为贪生怕死,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好死不如赖活,虽说是贬义,但是它尊重生命。

    然而不幸的是,李煜还是逃不开提前身死的命运,每当提及他的这首《虞美人》时,都会说是李煜的绝命词,因为这首词导致他被赐死,这个说法是值得怀疑的,另更说法是宋太宗觊觎李煜是爱妃小周后的美色,毒杀李煜以断掉小周后的念想,这就更不可信了。首先宋太宗上位后,将李煜的违命侯封号改为陇西公,从优待方面应是提升的,仅因创作怀念故国的词而毒杀他,似乎情理说不通,更为确切的原因应该是朝廷政治上的考量,野史记载由北宋亲王亲自出面御赐毒酒,可间接说明李煜创作《虞美人》一词不是导致他被赐死的根本原因,只能算是一个契机,李煜死后被北宋赠为太师追封吴王,足见真正原因极有可能是借杀李煜形成威慑力,以震慑原属南唐的士族阶层。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整首词都是汉语中的常用字,或许只有雕与砌两个字使用频率较低,也即用语浅显,不曾有难理解的地方,简洁易懂的词语却诠释了作者内心最为深沉的愁绪情感。词的大意是春天的花,秋天的月,什么时候结束,过往的事情太多,昨夜春风吹过小楼,时光荏苒,不堪回想,月光照耀下的故国变成什么样子了,故国宫殿里雕刻的栏杆和玉砌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它的主人更换了,请问你心中有多少愁绪呢,正如一江的春水源源不断的向东流。当年学习这首词时,少不更事的学生时代,自是无法理解李煜的向东流的愁绪,只是非常清楚的记得,最后两句经典“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想必很多高中以上学历的朋友,一定对李煜的这两句经典非常深刻。以水喻愁的词句很多,能盖过李煜这两句的绝无仅有,能向它靠近的倒是有,如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经典作品《江陵愁望寄子安》中的后两句“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另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也描写的很精妙。

    李煜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南唐是其祖父由唐末的藩镇节度使摇身一变而成立的地方政权,南唐初期也相继吞并不少割据势力,然后到了南唐中主李璟时,由于军事上的失败,南唐开始由攻势转为守势,国运亦逐渐衰弱。李煜登基为帝后,受迫于北宋政权的军事压力,自降身份从南唐皇帝改为江南国主,奉北宋为宗主国,并遣送其弟李从善入北宋朝贡,殊不知朝贡的弟弟被扣留不得返,为此李煜创作了期盼北宋能放回其弟的作品。亡国时的李煜贪生怕死,应当是确切的,但是说他是庸碌之辈,则言过其实,北宋围攻南唐都城长达一年之久,足以反应李煜并非坐以待毙,其次李煜也相继通过外交手段求救于位于北宋北边的契丹政权,充分表明李煜是积极抵抗北宋军事进攻的。李煜在位期间,南唐诞生了一幅名为《韩熙载夜宴图》经典国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很多艺术史书籍都有谈及的名画,据说是李煜对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