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农》

    第五十五章《农》 (第2/3页)

”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经典名句,现如今已经成为很多家长教育子女用餐时不剩粮食的口头禅了,穷苦的小时候便是如此,经常被长辈教育到,饭碗了米粒都要吃完,粮食来之不易。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并不能说是精品诗篇,但是它流传甚广,不断被人们所吟咏,正是因为它语言质朴易懂,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同时也深刻的诠释出农民的艰辛不容易,在农民占主体人群的时代,这两首诗更能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虽说是描写的北方农作物情况,它本身也适用于大部分自然界生长的植物,如一粒桃树种子生长成后结成满树的桃子,一袋稻谷种子可以播种成片的稻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两句要历经社会现实后,尤其要懂点经济学原理,方会醍醐灌顶,其内在原理与北宋诗人张俞的诗作《蚕妇》是一样的,越是辛苦换来的成果反而价值越低,换来的成果还不足以养家糊口,这是古代社会中残酷的现实,而尽管当今社会看似发达,然而这样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辛辛苦苦的工作一年,到头来所剩无几,仅勉强维持生计的情况大有人在。用这样的诗句引申批评统治阶级腐朽也好,暗示当时的社会黑暗也好,农业科技相当发达的今日,这种现象并未彻底根除,是因为这种现象是无法根除的。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指出,科技的巨大进步的确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也的确消除了影响人类生存的恶劣情形,然而人类内部的问题却几乎千年变,科技的进步仅能消除绝对贫困,而解决不了相对贫穷,因此“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社会现象永远会上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小时候在乡下农村见识过,大夏天从事农业劳作时艰辛,深有体验,尤其是进入夏季,天气炎热,田地里的杂草要除,在烈日当空的晴天,田地里到处是村民在干活,汗流浃背再正常不过了。今时今日,大批农民在田地干活的现象大幅减少,曾见识到一家承包大片稻田的农户,向人家大致询问了现在稻谷种植模式而得知,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除去雇佣农民帮忙插秧外,喷洒农药和施肥用无人机,犁田时、收稻谷、烘干皆是农业机械,几乎不再需要大量的农民劳作,也即现在的农业模式,开始将农民从繁重的农田里解放出来,为此“汗滴禾下土”的情况已不多见。从田地的牢笼里释放出来,如果你认为可以解放了,那将大错特错,现实残酷的告诉人们,这些从农地里脱离出来的农民,不会可以更加悠闲的生活着,而是更多的被迫进入城市的建筑工地、工厂、酒店餐馆等,然后有了个新名字叫做“农民工”,依旧是社会的底层,曾经有一段时间,曾有媒体发表社论请求城市善待农民工,其本质是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低下,备受社会的欺辱。

    后来高居相位且奢靡无度的李绅,年轻时应有深刻同情底层农民的情感倾向,不然的话,写不出这么深刻的诗篇,然后历史总是残酷的,发迹后的他,当年的悯农之情消失殆尽,染上腐化堕落的酒色习性。历史上很多如同李绅一样经历的士子,年轻时对贪污腐败和政治黑暗充满了批判之声,对民众疾苦和社会不公有过愤世嫉俗的批评,这是年轻士子们的激情,然而多数不幸的是,能让这种正义感保持一生却是凤毛麟角,权势逐步在握的时候,更是寥若晨星。未经历过权势的感染,这其中的心理转变无从知晓,但是能明白,权势对人的腐蚀是极其容易的,因为李绅后期逐渐奢靡的生活,后世对其评价颇具争议。年轻时的李绅与新乐府运动的白居易、元稹等人交往密切,为推动新文化运动有功绩,写下的《悯农》也充满了对农民的怜悯之情,故对其前期评价较为积极,而他后半生发迹却将初衷抛却脑后,一些行为备受争议。同时代的诗人刘禹锡曾作诗《赠李司空妓》,深刻的反应李绅厕身高位时的奢华之风,还创造出成语“司空见惯”,表明李绅的豪华人生早已司空见惯,尽管夸张手法,但也深刻映衬出李绅人生轨迹的逆转,历史上完全正面的人零零星星,即使是同时代的伟大诗人白居易也有让人不齿的方面,好友元稹更是被评价为渣男中的模范,因此看人需要立体去看,不能只顾欣赏人家积极的一面,更不能一味的指责人家的消极面。

    父执多在建筑工地日晒雨淋,同辈多有进入工厂从事流水线的劳作,按四民社会来划分,其实就是农转为工。尽管从农民的身份转变为工人,被冠以农民工的身份,但是这个转变过程需要两三代人完成的,好比爷爷辈纯属农民,父执辈前半生为农民后半生为工人,吾辈小时候为农民,到了下一辈将有可能脱离农民身份,成为十足的工人阶级。因为身份固有农民身份的标签,也是经历过稼穑之人,对农业稍有了解,故能对李绅诗篇《悯农》颇有感触,对另外一首出自颜仁郁之手的唐诗《农家》,一样可以理解。从关怀农民的角度来看,李绅的诗《悯农》和颜仁郁的《农家》所表达的意境相似,但是《农家》表现出来的更加直白且情感更加强烈,具有较高的批评意味,甚至一度被用来讽刺不知耕耘艰苦不识谋生艰难并耽于吃喝享乐的人们。

    《农家》

    (唐)颜仁郁

    夜半呼儿趁晓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