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天净沙》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六十九章《天净沙》 (第1/3页)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古典诗歌文学的核心主题之一,在中国浩瀚的诗词典籍中,此主题的诗词数不胜数,文人们在秋季创作的优秀诗篇力压其他季节。悲秋情节的源头是人生核心为悲剧的自然属性,源于世人要面对令人伤神的悲欢离合及让人痛苦的生老病死,其本质是人生悲观思想的直观体现,而这个情节在诗歌中常以秋思的形式呈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的生命意识中带有强烈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感悟,每当秋季时,文人墨客们容易萌生人生悲观情绪,故多能创作出引人共情的文学作品。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描写的秋天是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苍凉景象,先秦的美男子文学家宋玉,据称是屈原的弟子,有“悲哉,秋之为气,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感慨,魏文帝在其名作《燕歌行》中开篇便言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唐代的诗圣杜甫直呼“万里悲秋常作客”,总而言之,悲秋情节是中国文人心中魂牵梦萦的旋律。

    从久远的《诗经》三百篇,到楚辞汉赋,演变至唐诗宋词及元曲,悲秋类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描写秋思的作品自然也是丰富多彩。秋思作为悲秋情节的一种核心表现,自然是文人们常有的思想感情,因此很多文人著有秋思作品,传诵较为广泛的作品如唐代诗人张籍的七言绝句《秋思》,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北宋范文正公在西北戍边时留下名篇《渔家傲•秋思》,最为文人们推崇的当属元代词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这首元曲小令,在古典诗歌以唐诗宋词为核心的文学领域中,无疑是翘楚般的形象存在,是中小学期间唯一纳入教科书的元曲作品,有人评价它深得唐人绝句的妙境,也有评价其为秋思之祖,秋思之祖虽太过盛誉,但值得认可的是,《天净沙·秋思》无疑是值得人们欣赏的秋思杰作。马致远以天净沙的元曲名创作这首秋思佳作,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字,语言凝练却内容丰富,通过描绘一幅苍劲的秋天夕照风景图,传达作者羁旅途中的苦楚心境。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语短情长,精炼的辞藻往往能表达出意韵深远的情感,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小令,诠释了何为浓缩就是精华,全篇仅五句,用字数量上犹如七言绝句的唐诗变体,却能列锦出十个自然景象,语言精炼程度备受人们赞许,传达的意蕴丰富,用简练的语言创造出深美宏阔的文学艺术。全曲十个景象中,其中前九个皆是名词并汇成三组,首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连贯一体的三景象组合,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是由近到远的铺陈,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是由远向近的排列,第四句夕阳西下是全曲的核心景象,也是全曲的大背景,更是为最后一句的抒情作铺垫,文人墨客们看到秋季的夕阳时,容易萌发只是近黄昏的伤感心境,从而娓娓道出具有全曲画龙点睛之功效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枯萎的蔓藤,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别致的小桥,潺潺流水声,静谧的农家,荒凉的古道,瘦弱的马匹,此时正值秋风潇洒,夕阳逐渐西沉,在天涯各方奔波的游子自是肝肠寸断,作者将羁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列锦组合起来,勾勒出一幅苍劲的萧瑟秋景画面,深邃的表达出游子们羁旅生涯的凄苦心境,使得该作品成为古典文学上表达秋思的标杆,故有人盛赞其为秋思之祖。

    致远之名,可能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安著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