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天净沙》

    第六十九章《天净沙》 (第2/3页)

《淮南子·主术训》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亦有可能出自诸葛亮写给儿子《诫子书》里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们所了解到的,抬杠乃至对立的话术远不如相互承接的对联多,孰是孰非不能一概而论,更多人只是熟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甚至不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马致远与白朴皆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且都是金朝遗民,他们的父辈皆在金国为官,蒙元政权踏平金国时,马致远热衷于追求功名,积极向蒙元政府靠拢,入仕蒙元政权的心远胜过白朴,对龙楼凤阁抱有理想,不过却未曾显赫,可想而知,他践行标准应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而同时代的白朴拒绝了入仕蒙元政权的举荐好意,践行淡泊以明志之说。白朴的父亲倒是实在人,为了自身仕途发展,不在乎是否是外族人的统治,正所谓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士大夫,其父亲依次在金国、南宋及蒙元政府等国轮流为官,积累了大量财富,才得以使得白朴有资格纵情山水,可以洒脱的谢绝入仕举荐。

    马致远这首元曲采用的修辞手法叫做列锦,也即一系列景象铺陈,评价诗词时,王国维曾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将一系列自然景象排列,是为了强化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手法,与马致远同列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依《天净沙》葫芦画瓢创作了春夏秋冬四部曲。白朴的四部曲中,《天净沙·秋》是最能和马致远这首小令比拟的,这首小令撷取的景象足足有十二道之多,铺陈的景象多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而意境却相差甚远,对比类似的作品,是检验作品优劣与否的好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吟诵两人佳作,读者心中自会高下立判。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的《天净沙·秋》是与马致远的作品,无论是艺术手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极具相似之处,两人的作品皆含有秋字,在曲中正文中却不见秋,而是通过铺陈景象而写尽秋意,勾勒出一幅轻寒的秋日黄昏画面。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简洁精炼,朗诵起来朗朗上口,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朗诵的读感上略输一筹,意境层面虽逊色一点,但是前三句的景象组合,应该可媲美马致远的作品。白朴的这首作品不如《天净沙•秋思》的核心,应是最后两句的不足,其用青绿白红黄等五种色彩的景物作铺陈,甚有文字堆砌之嫌,显然不如马致远的创作技巧,通过点出秋思大背景而顺势作有抒情之语。在一些影视和视觉媒体的美学领域,盛行蒙太奇式的镜头或画面组合理论,借以表现时间、空间和叙述情境的变化,马致远的作品可谓是元曲终践行这种理论的代表作品,白朴的天净沙四部曲亦是,微感不足的是,白朴这首《天净沙•秋》却无抒情的点睛之笔,或许他将表达的情语全部嵌入景语中。

    马致远的秋思之作,白朴的《天净沙•秋》,极其简短的语言中,十多个景象的铺陈排比,犹如练习写作时文字的堆砌和辞藻的优美,人们常说优秀的作品不需要刻意追求这些,但是要想成就一篇优秀的诗歌文章,它多会经历文字堆砌的练习过程,更何况也有部分依靠文辞堆砌的佳作诗句。曾经练习写作时,绞尽脑汁硬生生的列锦排比,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旁人一看便可指出问题之所在,阅读文字堆砌很美的作品,总觉得情感和意境上达不到,无病呻吟的感觉明显,然而当人们历经这样厚积的过程后,定会轻车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