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镇北关
第四十八章 镇北关 (第1/3页)
除此之外,周正还调来了两个炊事班专门负责训练队伍的伙食,要求每顿饭都要有肉腥。
毕竟,高强度的训练下,吃一般的食物补充体力肯定是不行的,还是要弄点高热量的东西。
伙食上来了,兵卒们的训练自然是更加刻苦。
一连数日的辛苦训练,经过几番挑挑拣拣,最终周正挑出了二百一十人去参加此次镇北关的演训。
领队方面,周正让鲁大壮、张桓、何必三人带队,各领七十人。
性情最稳重的朱洪则带领剩余人马留守军营。
临行前,周正找到了姜武道:“姜叔,你看还能不能再给军营找个先生?银钱方面好说。”
一听这话,姜武连连摆手道:“找不了,找不了,那些个读书人,个个说话难听脾气古怪。”
“我请了这么多次,哪个不是陪着笑脸去的,结果来了没两天就被气走了。”
“现在方圆五六十里的学堂,我基本上都转了个遍,那个学堂的老师傅也不来了。”
周正一听也是直挠头。
能在这里教书的人,大多都是科举无望,为了养家糊口才教书的。
这类人大多有个通病,那便是认死理,且性格刚硬,看不顺眼就说,或者直接之乎者也的骂。
学生不听话的,动辄也是打板子,表面上看是严师出高徒,实际上他们自己的教书能力也不咋地。
周正反正没听说过这些年邢州府考出过进士什么的。
但想到自己的教育大业,周正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也不必非要找那些教书先生,去找个寒门学子,只要识字便可。”
“这些人年轻,脾气也好,教起书来应该不至于直接走人。”
“而且,咱们也可以给他银两,帮他购买书籍,总之算是互惠互利。”
听到这话,姜武挠挠头道:“好吧,那我再试试。”
交代完这事,周正随即带着张桓等人向着镇北关出发了。
为了此去能气派一些,姜武还将马厩里所有的战马交给了周正,顺带还有新买的两辆驴车,用于拖运辎重粮草。
白沟屯距离镇北关有个八九十里,人数少的话,急行军一日便可到达。
行军的时候,周正瞭望四周的地形地势。
镇北关属于是平原之中,硬是建起了一座坚城,周围毫无依托,只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这倒不是大乾的官员蠢,而是实在没办法,这里本就是平原无险可守,北燕倒是有着燕云一线的紧要地势可以防守,只可惜,皇帝不干正事,让大辽钻了空子,一举将都城攻下。
所以,北燕那坚固的防线也为之破灭。
如果大乾和大辽开战的话,对方确实可以十分轻松的绕过镇北关一路南下攻击大乾的腹地。
只不过,和北燕不同,大乾是有战略纵深的,从镇北关到大乾都城足有上千里,如果辽军绕过镇北关直接进攻大乾都城,那他们的后勤压力便会非常大。
一旦进攻不利,孤军深入的他们,便会陷入十分麻烦的境地。
这也是大辽在兵锋直抵镇北关后,却迟迟不敢南下,只是时不时在城下挑衅的重要原因之一。
观察地形的同时,周正也在思索,如果辽军真的不惜一切代价绕过镇北关南下,他那白沟屯的几百人,要如何才能保全。
就这样,一行二百多人,浩浩荡荡的赶到了镇北关。
作为北境第一雄关,这座城池修建的极为坚固。
城墙是用大块的条石,再加上糯米和灰堆积而成的,高度有五六米,足有两层楼那么高。
城墙上兵士林立,个个盔明甲亮,东西南北四面城门,皆修建有瓮城和箭楼,除了这些,城外还有五丈宽的护城河。
别说进攻,就是看上城墙一眼,便让人觉得压力山大。
根据城池的面积,周正简单的估算了一下,单是这座城,便至少能容纳十万大军在此驻扎。
若是算上城外,在这里驻扎二三十万人不成问题。
听说,太祖皇帝修建这座城的时候当时的是打算以此为跳板,调集大军收复燕云一线的,只可惜城池建成之后,太祖皇帝也驾崩了。
后来者没有开疆拓土的打算,所以便将这座城池用于抵御外敌。
临近城池的时候,只见十几名黑甲骑兵迎了上来。
“干什么的?”
周正上前:“我乃白沟屯的屯长周正,奉李相之命,前来镇北关演训兵卒!”
李文纲显然是交代过此事,那黑甲骑兵轻蔑的扫了一遍周正的队伍,随后没好气道:“进城吧!”
说罢,他便带着手下策马离去。
见对方这般态度,张桓自是有些不乐意:“奶奶的,一个大头兵而已,神气什么?”
正规军自然看不上军屯兵,所以周正并未在意,他说道:“我们只是来演训的而已,没必要的话别理他们。”
随后,他便带队来到护城河边上,因为未到战时,护城河的吊桥还是搭在桥上的,只是城门口巡查的士兵多了些,足有几十人。
见周正等人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