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抓住这个人!

    第14章、抓住这个人! (第2/3页)

    “侍郎放心。”王德完痛心疾首地说道,“我病居西川,虽知那里大木大税大兵备之苦,然三殿大工,廊庙之观瞻、臣民之属望,断不可再推迟!”

    钱只有这么多,要优先把三殿三门重修,自然不该拿去修缮什么大高玄殿和龙舟。

    这也是国本之争的一角!

    黄辉和王德完是多年旧友,此刻忧心忡忡地说道:“某上一次为皇长子进讲还是去年。从其伴读太监王安那里探知,皇后多疾,左右多窃意后崩,贵妃即中宫位。此国家大事,旦夕不测,书之史册,谓朝廷无人。”

    王德完闻言长叹,再对姚继可一个长揖:“侍郎所言无差,确实情势已如火!”

    几个人借迎接的机会统一了想法,才回到京城就听说了今天的一个新猛料。

    郑国泰第五次奏请三礼,但这次与之前的说法不一样。

    顺着户部题本的谬误,郑国泰摆出了体谅财计艰难的姿态,建议先只办个冠婚,册立和诸王分封可以再延后。

    谢廷赞勃然大怒:“颠倒其词,与明旨相背,恐酿国家无穷之祸!子醇兄,你我当纠劾之!”

    王德完也沉着脸:“国本未定,弊政丛生!奸佞跳梁,一至于斯!我为六科言官,自当力谏陛下,正本清源!”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这一天刚刚才报道的王德完,迅速就恢复往日火力,半日之内拟具五道疏。

    一道疏,是他在老家西川亲眼所见的民间苦状:此前重建两宫,从西川取大木,百姓饱受徭役之苦;如今矿监税使在地方于正赋外又加征薪税,百姓又饱受大税之苦;播州平叛,四川百姓又饱受大兵备之苦。

    第二道疏,则是他入京途中经过湖广时,所见湖广税监陈奉荼毒地方,列举了他的四大罪:欺君、盗国、虐士、殃民!

    他说是在枣阳青山开矿,但伤了显陵龙脉,那可是你曾祖父曾祖母的陵寝啊!

    你知道你派出去的太监在刨你家祖坟吗?

    第三道疏,大高玄殿和龙舟比三殿三门还重要?楚蜀剩余大木,修了大高玄殿,仅仅先把三门重建起来就不够了,库积之银修了龙舟哪还够办其他事?

    三殿三门,朝廷象征!

    大高玄殿和龙舟,那是什么玩意?也配排在这么重要的事前面?

    第四道疏,感慨于时事,谏言理财之常慎者八:严义利之办、明一体之谊、通家国之理、存敬畏之心、识修省之要、广视听之益、谨安危之机、改苛敛之失。

    还有用人当慎者七:矿税之使当撤、被逮之臣常原、抚臣之任当专、选取之命当下、迁谪之臣当用、告灾之救当行、辅相之求当急。

    这第四道疏,属于对朝政整体上的建议,说虚很虚,说实也有实事。

    王德完知道皇帝大概会不管不问,了不起回个知道了,但他想说。

    因为他不知道那第五道疏会引起什么后果,那么一到任就谏言这么多实事,尤其第四道疏忧国忧民之言,必定是天下传颂,直名更盛。

    本该是朝会的朔日,自然仍旧不上朝。

    沈一贯看着淹没到内阁的题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