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49章 乞讨儿
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49章 乞讨儿 (第1/3页)
这个寓言故事,简洁直白,却蕴含着深邃的寓意,瞬间如清泉浇灌心田,瞬间给听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特别是魔王波旬的话,宛如咒语一般,在众人脑海中回荡,然后脑中关于佛魔的困惑与迷茫渐渐松动,继而醍醐灌顶般明朗。
成佛还是成魔,仅在一念之间。
原本心意坚强,以静坐给朝廷施压的和尚,顿时无力瘫坐。
他们处心积虑所做的一切,结果被一则寓言故事给打得烟消云散。
对慈云寺众僧的处罚,以及以后朝廷可能对寺庙做出的整改,他们已无能为力。
《大宋日报》的发行体系已相当发达和完善。
近千报童,遍布汴京城内外。
不出一个时辰,新鲜出炉的报纸便能发售到整个汴京。
同时还要通过驿站,发行到全国各地。
通过阅读这则寓言故事,会有更多的人打开心中淤塞的阀门,让思想的洪流奔涌而出。
然后和尚们千方百计遮掩、隐瞒的丑事,就会被市井间通过闲谈传出,传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贬斥的话题。
全信变为半信,半信变为不信,信佛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
原本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佛门清净地,如今也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露出了其中的种种不堪。
以往的虔诚崇拜衰变为怀疑,甚至斥责,信徒会越来越少。
可以说这则寓言故事就是根杠杆,精准地撬动了佛教徒内心深处的信仰。
如同一面明镜,把寺庙中的那些堕落和沉沦,摆在大众眼前。
佛还是魔,一眼便能分辨。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着相了。”
相国寺的主持缓缓起身,面带愧色低语,顿悟般离开。
随后,其余静坐的和尚纷纷起身,默默走了。
他们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
皇帝的这一招很明了。
他不会灭佛,但会灭僧。
堕入魔道的僧,灭了就灭了。
开封府大门前瞬间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