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青木醉

    922.青木醉 (第3/3页)

边泡,一边将不饱满的玉米粒挑走。

    这两项,就限制住了青木醉只能属于本地酒,没法扩大生产,走不出青木川。

    玉米浸泡好之后,还要上锅蒸。

    魏云涛带着罗少安去到蒸房,满目水汽,热浪滚滚。

    里面热的啊,得有四五十度,几个小伙子在里面忙活,有的压杠子起蒸屉,有的拿大铲子翻,有的在加水。

    全身上下都汗透了。

    这活还真不好干,就在这屋里,别说干活了,光是待着,已经是煎熬。

    但是呢,看一阵却发现,这些人干活干的一丝不苟,甚至还在有意识的控制汗水不会溅进蒸锅。

    罗少安还专门问了这个问题。

    魏云涛说本土酒,卖的就是本乡本土的人,万一弄脏了,给百年的招牌抹黑。

    汗珠一滴两滴的看着不起眼,但是这玉米,要蒸十个小时,中间还要洒好几遍水,还要翻,还要加新玉米粒,蒸锅开开合合好几次,工序复杂着呢,要是不注意,汗水滴进去,累加起来可就不少了,做出来的酒就绝对变味。

    而且现在酒坊里干活的,大部分还都是当初那些伙计的后人,外人极少。

    酒坊有自己一份,给自己干活呢,当然要仔细小心,干的越长久越好。

    打出名气的酒坊,即便只卖给本乡本土,真不少挣钱。

    随后,魏云涛又带着去看大蒸锅。

    真真正正的一百年前的大蒸锅,现在还用着呢。

    这锅大到什么地步。

    开盖都不是拿着把手掀开的,得用房梁上吊着的杠子,好几个人扒着往下压,才能把锅盖吊起来。

    靠到近前,熟玉米味道浓的冲鼻子。

    据魏云涛说,也不知道是这些蒸锅经年累月的蒸玉米,已经被熏入味了还是怎么的。

    青木醉还就得用这些锅蒸,蒸出来的玉米酿的酒味道才醇,换了锅就是不对劲。

    这也是传统嘛。

    看过了蒸房之后。

    魏云涛带着罗少安从里面出来。

    嚯~~

    骤然冷了下来,暖暖的春日就跟回到寒冬一般,罗少安激灵灵打了个哆嗦。

    赶紧,进去隔壁屋子。

    这边是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