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东门逆袭之路

    第九十九章 东门逆袭之路 (第3/3页)

    东门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当时,罗湖一带相继出现了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和南塘村等村落,族人们在村落之间建起了集市,名为“深圳墟”,最早由民缝街、上大街、鸭仔街、养生街等几条街市构成,初具一个小镇的规模。晚明时期,老街已然是方圆数十里名声显赫的商业墟市。

    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深圳墟已成为当时新安县的一个著名墟市。民国期间形成的“深圳新墟”,包括今之和平路、建设路、人民南路、火车站等,构成了约三十五万平方米的小城镇。深圳市区便是以此为基点逐步发展起来的。

    1950年,改墟为镇,深圳老街正处于有着“边陲小镇”之称的深圳镇的中心地带。1957年,宝安县始迁于此,这里成为了当时宝安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 1957年之前,深圳墟一直是方圆数十里范围内重要的商业墟市,其中“谷行街”(今解放路)是经营农产品的地方;“维新路”(今人民北路)为卖小吃和杂货之地;“民缝”是经营布匹、缝纫等的场所;“鸭仔街”则是买卖家禽的地方。建于明清时期的天后古庙,位于深圳墟中心位置,现今尚存的“天后古庙”古碑记载便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先有深圳墟,而后有了深圳镇,如今的深圳市也由此得名。

    深圳建特区后,东门老街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最早的商业中心,长期引领和左右着深圳的消费潮流。这里保留了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民居、骑楼、庙宇、书院、祠堂、古钟、石板路和百年古树。通过次第林立的店铺、熙攘的客流以及摆满街面的各色传统商品和曲折幽深的小巷,可以领略到独特的岭南风情。

    经过数百年的商贾集市和文化历史积淀,特别是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东门老街已发展成为万商云集、车水马龙的商业旺区。数以万计的商铺密布其间,各色各样的建筑毗邻而立,日客流量达 30万人以上,节假日甚至高达 50万人次。长期以来,“东门”成为了深圳商贸业的一面旗帜,反映并引导着深圳的消费潮流与时尚。

    如今的东门商业步行街区,北至立新路,南至深南路,东到东门中路,西至新园路,总占地面积 17.6万平方米,28栋现代化大型商厦分布在 15条主要街道上,总建筑面积达 80万平方米,是集旅游观光、饮食休闲、购物消费为一体的标志性商业街区。街区内有茂业百货、天虹商场等大型百货商场,也有各种形式的专卖店。这里的商业形态保留着商业街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商业面积。

    在东门老街,还有一些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点,如老街广场的世纪钟、青铜浮雕“东门墟市图”、巨型铜秤雕塑、思月书院等,这些人文景观能给人带来艺术享受,引发怀旧之思。而整个街区的布局以及各种服务性设置,也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意味。

    此外,东门的美食文化也颇具特色,比如“东门町美食城”。这里汇聚了各地的美食,包括传统的小吃、特色菜肴等,种类丰富多样。

    东门老街不仅是深圳商业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深圳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圳人的集体记忆,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