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伏羲创世在昆仑
第216章 伏羲创世在昆仑 (第2/3页)
梅花鹿,在死鹿身下还残存有火种。他看见大家饥肠辘辘,就把烧焦了的鹿肉撕开分给大家来吃。
小梦说,这一吃,吃出了滋味,大家觉得比吃牛肉好多了。于是,伏羲就把火种包起带回龛下,架起小火,烤了一只山鸡和野兔,一品尝,赞不绝口说,真是美味佳肴。智慧伏羲,就保存了火种,让人们都能吃到烧熟的动物肉。
小燕子说,为了纪念在东南山顶发现了火种,将此地起名叫天斩龙台。从此以后,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之后人们十分感激伏羲,便把此发明又叫“疱羲”或“炮牺”,意思就是“取牺牲以充疱厨”,其实,这就是原始人取火的发明。
刘傻子教授说,伏羲勇敢地担当着整个部落生存、繁衍、壮大的责任。他开始思考着天地万物和人之间的种种情况,当夜深人静时,他一个人伫立在东南方的天斩龙台上仰空观望,就这样默默地观察了几年。
小波说,我知道这个故事,那弯曲在天上七颗最明亮的星星,原来是有指向的。伏羲又结合几十年间日出日落的规律,得出了天极位置上的星座不断变更,引起了这七颗星星乃至伞天空的星星位相也不断变化。可以说,是这七颗最明亮的星星,无声地牵动天匕的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年年月月绕天极旋转。
小明接着说,于是,伏羲将这七颗最明亮的星叫成了北斗七星,并带领全部族的人在月圆、月缺时,周而复始地四时更替初始时进行定期祭拜,以得到天神保佑。他又俯察昆仑丘周边山川、树木、花草的变化,总结出了温热寒冷四季规律。
刘傻子说,又过了八年,他在反复行走于昆仑丘与大落岭之间时,觉得自己好像在龙身上往返,加上鸟兽之文,挺有诗情画意的,细细揣摩,豁然开朗,这昆仑丘不就是北、斗坪吗?它不就是地龙的龙头吗?
刘傻子教授声情并茂地说——
大落岭自北向南排列有序的小山峰,不就是地龙之脊吗?天地两北王卜,年月昼夜更替相交;天地两条龙,一上一下遥相呼应,阴阳相结合。这不是天示象于我族吗!他为之一振,马上召集手下的几个头领商议推论,分工观察。
又过了几年,伏羲在观察天上北斗与地上昆仑阴阳双龙位相变化的天地象数基础上,集思广益,画出了八卦,推出了四时十二辰,定阴阳双龙交错太极图,将本部图腾标识,以示天下。教民以识风雷水火,日月山泽,以生生不息。伏羲把梧藤编织起来,做成了渔网,教人们打鱼,把紫荆条结成鸟网,教人们捕鸟,大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于是,伏羲被部落人民尊称为天神,他的后代子孙绵延相传“自己是龙”的传人。
刘傻子与小波、小明、小聪、梦弟、小燕子进行了一次远古的虚拟旅游考察,此情此景,言行举止,经过穿越号机器人手机的图文转换,让昆仑山文化公园广场的大屏幕转播,广大游客、嘉宾越看越觉得神奇。
刘傻子说,昆仑山留下了不少文化符号,我想问:“什么是昆仑悬圃?”于张喜说:《山海经》描述:“周穆王至昆仑之丘,游轩辕之宫,眺钟山之岭,勒石西王母之山,纪迹 玄圃之上。” 列御寇《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先王所谓 悬圃。” 屈原《楚辞·天问》曰:“昆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