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分三路略魏地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分三路略魏地 (第1/3页)
“好,好,君廓兄有这份心,很好。你先坐下,坐下说话。”
等王君廓坐下,李善道接着说道,“不过,黑闼贤兄说得对,邯郸是武安的重镇,攻之怕是不易。并且,若攻邯郸,武安郡府一定不会坐视不顾,必然是会遣兵救援的。我军这次打的是魏郡,不是武安,没有必要再另起波折,惹来武安的郡兵。
“因我之意,君廓兄,你‘从北包围魏郡’的这个想法不错,可用,但无须去打邯郸。毕竟从北边包围魏郡,不是只有从邯郸北下这一办法,你说是不是?”
郡守、通守的职责是保护本郡,在没有朝廷令旨的情况下,不能擅自派兵出郡,所以,李善道乃有“我军这次打的是魏郡,没有必要再另起波折,惹来武安郡兵”云云此语。
王君廓与王君愕、王实谨对视了眼,他连连点头,应道:“是,将军说的是!”试探地问道,“但将军,不打邯郸的话,怎么从北边包围魏郡?将军之意,是攻成安、滏阳?”
……
不算邺县,魏郡辖县总计九个。
郡北共有三县,从西到东分别是:临水、滏阳、成安。
——李密这次命令李善道用兵魏郡的主要目标,太行八陉中,位处魏郡的“滏口陉”这一陉的东边入口,即位处在临水县北边滏山的滏口。
魏郡境内共有三条大的河流。三条河流俱东西流向。北为漳水,南为洹水,最南边为淇水。
郡北三县皆在漳水北岸。
由三县南下,渡过漳水,成安县对应着的,自北而南分是临漳、洹水、尧城两县。
洹水县城处在永济渠的东边、南边。为何此县县城既在南、又在东?系因永济渠在洹水县城这里拐了个弯。武阳郡内的永济渠大致呈从北到西的弧形走向,到了洹水县城此处,几以九十度的拐角,在洹水县城的北边,转而南下。故此县县城,既在永济渠南,又在永济渠在东。
临漳县处在洹水县的西边。临漳、洹水、成安三座县城呈一个三角的形状。临漳、洹水两县也是魏郡境内唯二处在漳水、洹水之间的县。临漳县,之前其实就是邺县。西晋时,为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邺县曾在一段时间内改称临漳。后来,就在邺县之外,又单独置了个临漳县。——被毁掉的邺城,就在现在的这个临漳县的西边。临漳因原即邺县,而成安县在东齐时曾被并入过临漳县,因而,临漳、邺、成安三县之县治,早前都在邺县境内。成安县治移走的早一点,临漳县的新城却是才建未久,三年前,大业十年,才刚筑了一个新县城。
尧城县原名长乐,本汉时的内黄县地,北齐时曾被废入临漳,开皇十年时,杨坚分临漳、洹水县地,复置了此县,将其县治向南移到了故尧城,其后,又在开皇十八年,改县名为尧城。
滏阳县南下,自北而南分对应着的是邺县的废城和魏郡现下的郡治安阳。邺县的废城处在整个魏郡的中心位置,亦是在漳水、洹水间。安阳的县城处在洹水的南岸,其城紧邻洹水。
临水县南下,对应着的是灵泉县。灵泉县又名零泉,其地本邺县地。距今三四十年前,北周建德六年,周武帝攻灭了北齐,打下了邺县,邺县是北齐的国都,为加强对其的控制,分析其地,置了些新的郡县,灵泉是其一。此县的县城也在洹水的南岸,距安阳县城四五十里远。
安阳与灵泉县之间,本还有个县,名为相县,是杨坚在开皇十年时所置,到杨广继位后,在杨广重新搞起的州县改革中,於大业三年,相县被废,其地重被划还安阳。
灵泉县向西,与林虑县接壤,两座县城相距将近百里。
林虑即后世的安阳林州,李善道所来的那个时空中,大大有名的红旗渠就建在这里。这一带因挨着太行山,故多山,是山区地带,境内十之八九的地方,都是山地、丘陵。
王德仁及其部所盘踞的林虑山,便是在此县。“林虑山”,泛义来讲,也不单指一座山,林虑县的所有山地,都可称为“林虑山”。也正是因了林虑多山,王德仁才能在此盘踞这么多年,魏郡的郡兵一直拿他没办法,而且他还借此得以了不断的发展,直到於今已拥众数万之多。
林虑往南,原本还有个县,名临淇,但和相县相同,现也已被杨广在大业初年的州改郡中被废掉了,和另外的一个旧县淇阳县同被并还林虑。不过临淇、淇阳的旧县城都还存在,两座旧县城皆处在淇水北岸,临淇的旧县城基本对着林虑县城,其西十几里外是淇阳的旧县城。
……
李善道说道:“是,也不是。”
王君廓不解其意,问道:“将军,何为‘是也不是’?”
“也罢,干脆我先与公等说说我就这次攻取魏郡此战的考虑罢。”李善道起身,到堂中的沙盘边上,拿起直鞭,点了下洹水南岸的安阳县城,又点了下安阳县城东北边,位在漳水、洹水两水之间的临漳县城,说道,“根据先前遣到魏郡的斥候的打探,魏郡的郡兵主力现主要集中在安阳和临漳两县。也就是说,此回攻魏,这两个县,将会是我军的重点进攻方向。”
魏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