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改稻为桑,暴利走私!

    第十六章 改稻为桑,暴利走私! (第3/3页)

乱,海面不靖,商运才受阻暂停。

    张居正说,该从兵部着眼,增加闽浙军饷,让戚继光、俞大猷募充军队,建造战船,然后主动出击,剿灭倭寇,重开海路。

    当时无人在意,我当然也没放在心上。”

    这些全是真的,至于徐阶相不相信,严嵩并不在意。

    嘉靖二十三年的他,正忙着和夏言争斗,是真的没将一个小小翰林官的话放心上。

    而斗倒夏言后,对大权在握的严嵩而言,敛财的方法有许多种,更方便,更直接的,多的是,重开海路的事,就又被他遗忘了。

    彻夜的读书,严嵩昏沉了近二十年的脑海,前所未有的清醒,这才又被他想了起来。

    既然指着大明朝内不容易再发大财,那何不将格局打开,去赚西洋人的钱?

    “只要海面货商畅通,接下来就是运什么赚钱的问题,茶叶、瓷器、丝绸等等,西洋财富随意夺取,这些,皇家是赚不完的。”严嵩指出了新的发财路子。

    走私!

    用大明朝的军队,去维护海面货商的通畅,再让自己的船载满货物去西洋谋取暴利。

    不过,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正和倭寇打的如火如荼,胜败仍是两说,严嵩知道,走私之利太远,很难让徐阶彻底心动,再次指条明路道:“茶叶、瓷器难以运输,但丝绸却容易。

    一匹上等的丝绸,在内地能卖到六两银子,如果销到西洋,则能卖到十两白银以上。

    现在应天是一万张织机,浙江是八千张织机,皇上要想增加西洋货商利润,必然会下旨江南增加织机、多产丝绸。

    织机、丝绸增加,增加桑田就成必行之事。

    历来都是应天的丝绸也多靠浙江供应蚕丝,气候使然,浙江适合栽桑产蚕。

    只是这样,农田改为桑田,浙江百姓吃粮,就只能从外省调拨。

    外省粮贵,为了弥补浙江百姓的损失,内阁上书减免税赋,或者以农田税征桑田。

    少湖,你把淞江府徐家过去侵占的田地献于皇上,再另寻法子低价买田,改种桑田,桑田交低价税赋,却能赚卖丝绸的银子,过不了多少年,半城徐家之景又当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