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南山私语

    第四十五章 南山私语 (第3/3页)

神情,吴教授于是鼓励地说到:“呵呵呵…你们俩不信?…不妨现在当场试验一下。实践出真知嘛!”

    范清婉让杨之江来试,并要他按三种方式来分别发音模拟:

    “宫(Do),商(Re),角(Mi),徵(So),羽(La)”、

    “宫(Do),商(Re),羽(La)”、

    “角(Mi),徵(So)”

    “好!现在你们俩再静下心来,听听这林中的黄雀鸟儿是怎么叫的?”,三人顿时都缄口不语。

    片刻之后,只见杨之江说到:“这鸟儿的叫声,非常清脆、短促,与角(Mi),徵(So)声音十分相近”。

    范清婉说到:“确实如此,吴教授,您的意思是,这句话是后人有意如此编写的?”

    “也许吧。呵呵呵…有时间,你们也可好好研究一下。还有,你们俩要注意,‘徵’是个多音字,既可以念‘zhǐ音’,也可以念‘zhēng’,呵呵呵…你们可以去听一听仙鹤的叫声,也许会发现更相似”

    “好像中山陵那边的美龄宫有仙鹤”,杨之江插话到

    “是吗?”,范清婉勉强应了一句,心里却在想,“吴教授特地提到‘徵’是个多音字,似乎在有所暗指”。

    三人走进院落,迎面看到里面的客厅墙上,正挂着一幅《戴颙高隐图》,为铜板蚀刻工艺制作而成的。

    吴教授走到跟前,将眼镜架到脑门上,贴近观察画作。整个画作由《双柑听鹂》、《长曲抚琴》和《瓦官塑佛》三个主题组成,概括了戴颙的一生。 画面上,除了有人物抚琴外,还能清晰地看到山峦叠嶂,江水岛屿。特别是《长曲抚琴》这幅画的上半部,仙鹤的正下方,隐约可见焦山,耸立于长江之中,与旁边两座古代传说中的松寥山、夷山,形成一主两次的格局,呈现“中流砥柱”之象。

    看到此,吴教授深深叹息了一声,说到:

    “镇江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啊!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三次招隐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让世人十分惊叹啊!第一位,东汉的焦光,汉献帝三次下诏请他出山做官,三次拒不应召,一直隐居在焦山。眼前的这位老先生,戴颙,南朝宋代名士,宋武帝刘裕招他,又是屡招不仕,隐居在此。还有一位,就是南朝梁代的陶弘景,梁武帝箫衍礼聘不出,画了两头牛,就隐居在镇江茅山,做起山中宰相,哈哈哈…城市山林,归隐福地…哎?不知两位是否知道,还有一位隐士,也极为有名,号称具有道家的‘恶万金之藏、鄙十卿之禄’品质的人?”

    “中唐时期的柳识?”,范清婉答到,

    “然也!柳识这个人,可能很多人并不知悉,其与当时的文学大家柳宗元、顾况以及颜真卿等都是知交好友,也是个‘三诏不起’的著名隐士,最后隐居在茅山。后来,顾况就是学了他,也来到茅山隐居,炼金拜斗,最后身轻如羽”。

    范清婉一番感慨后,忽然看到身旁石碑上的文字简介,便笑着问到:“吴教授,戴颙的女儿,舍家为寺,到山中磨笄,是否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高隐啊?”

    “当然。呵呵呵…”

    吴教授似乎意犹未尽,继续补充到:“说起这舍家为寺之举,不知你们是否知道历史上还有一件非常著名的舍家为寺之事,也是发生在镇江的?”

    杨之江说到:”戴顒之女,舍家为寺,我小时候就听长辈说过,可另外一例,从没有听人提过。”

    “小范,你知道吗?”,吴教授转头问范清婉,见其也是摇摇头,于是欣然地说到:

    “哈哈哈…此人就是东晋名士谢尚”

    “谢尚?”,范清婉与杨之江齐声疑问到,

    “是的,谢尚。你们可能不怎么了解此人,就是在历史文献中,有关此人的记载也不多,但是此人却非常了不得。‘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哈哈哈…,自小非常聪明,做官也十分清廉,是东晋四大望族之一的陈郡谢氏标杆式的人物,为谢氏家族奠定了百年的辉煌。他在任镇西将军时,曾经在一次梦里,梦到了他的父亲谢鲲对他说:‘西南方向有气到,抵挡的人一定会死。你要建塔造寺来祈祷’,于是在公元348年,也就是永和四年…,他舍宅为寺,建了一座庄严寺,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金山寺之前身。”

    “我小时候听大人说,金山寺是南朝的梁武帝建造的,寺庙建好后,他还亲临主持一个什么…水陆大法会。现在看来,这里面还是有点误会”

    “看来你对梁武帝的事知道的还真不少哦?”,范清婉对杨之江动不动插个嘴,提小时候什么的,心里开始有点反感。

    “不敢!不敢!主要是因为梁武帝是丹阳人,离我们华山很近,也就十几里路,听了很多有关他的故事。在去常州的路上,就可以看到梁武帝的修陵了,只不过,里面已破败荒平了,就剩下一只石麒麟了。”

    “哦…哦…哦…”,杨之江本想作一番详尽解释,却听到范清婉发出如此阴沉古怪之声,便知趣地收住了口。

    吴教授见状,顿时笑了起来,当他看到杨之江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便开口帮腔到:

    “杨之江啊,我可真有点同情你。范清婉哼哼两声,你就不敢往下说了?你以后…啊…在家中还会有地位啊?”

    范清婉一听,顿时脸上飞红,羞涩地说到:“吴教授,您在说什么哪?我跟他之间没有什么”,

    “啊?不会吧?前两天你…和小高在华阳村的桥上嬉闹时,小高不是讲…啊…?”,吴教授一边笑到,一边用手指了指两人。

    “这可不是我说的哦?”,杨之江开心地笑到,

    “你这个人…”,范清婉佯怒到,并轻轻踢了杨之江一脚。

    ”吴教授,还是请您继续介绍一下谢尚这个人吧”,杨之江生怕范清婉真的恼怒了,连忙说到,

    “谢尚这个人,性格高尚通达,擅长音乐和书法,曾在一个月明之夜,独自驾船到采石矶的江面上,与人吹笛和诗,这事令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十分感动,他为此写下了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之名句。后来的唐代刘禹锡、宋代的贺铸、明代的邝露、清代的李调元等人,都写过类似的诗文,来讴歌称颂他,在民间,还有人为谢尚建了一座‘怀谢亭’,以作纪念。不过…这些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谢尚,做了一件对中国王朝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事,这件大事与范清婉所关注的秦传玉玺有着紧密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