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诰
汤诰 (第2/2页)
于人,而其德惟盛。其存也,人亦不殊于天,而其性以恒。然则此“衷”也,固非但人之“衷”,而亦天之“衷”矣。形而下者人之性,形而上者天之理,故“衷”曰“降”。非其丽乎人而遂离乎天也,天下逮于人,人之“衷”,即天之“衷”也。
且夫天之有“衷”,奚以明其然也?今夫天,苍苍而已矣,旷旷而已矣。苍苍者不诎,旷旷者无极,气也;而寒暑贞焉,而昭明发焉,而运行建焉,而七政纪焉,而动植生焉,而仁、义、礼、智,不知所自来而生乎人之心、显乎天下之物则焉。
斯固有以入乎气之中,而为气之“衷”者,附气以行而与之亲,袭气于外而鼓之荣,居气于中而奠之实者矣。立天之道,曰阴与阳,而一阴一阳剂焉;统天之行,元、亨、利、贞,而四德叙焉;是则天之“衷”也。
形而上衷乎天,形而下衷乎人。由天以之人,因其可成可载而降之人;乃受于天,亦既主形主气,而莫不以为性之藏也,故曰“恒”。是故形则有“恒”也,气则有“恒”也。然而有不“恒”者,形之有痿躄,性之有狂易,或伤之,或陷之,一人之身而前后殊,斯不“恒”也。
形之有利钝,气之有衰王,利易而钝难,王壮而衰馁,均人之身而彼此殊,斯不“恒”也。其不“恒”者,何也?文著于外,质凝于内;著于外者枵其内,故与衷而相离,滞于内者困于外,故衷不效于用也。
衷也者,其外不著,其内不滞,柔与为柔,刚与为刚,动而不丧,静而不遗,无所忤而柔顺与亲,无所挠而刚健与干,化不流而居不失,则亦奚有不“恒”之咎哉,“恒”者何也?曰诚也。诚神诚几,于物胥动;诚通诚复,于己皆真;斯以屈伸变化,终始弗离,而莫有不“恒”矣。
呜呼!古之知性者,其惟自见其衷乎!仁、义、礼、智以为实也,大中、至正以为则也,暗然而日章以内美也,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以充美也,故曰:“乾坤,易之緼邪!”变易者其表之文,健顺者其里之著与!
惟此不察,则且以“玄牝”为根而其中枵然,则且以督为经而其动芤然,则且以运动为性而其守荡然,则且以真空为体而其主冥然;忘其衷之緼,褫其緼之塞,生民之性沦胥以铺,非直日用不知者之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