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村韵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十九章 村韵 (第1/3页)

    第三十九章村韵

    萧子炎和谭中月出了院子,从楼房的北面爬山一座小山,进入一片松树林。林里有一条黄土小径,小径上铺满了松叶,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吃吃’声,给人柔绵绵的感觉。因为阳光穿不透,松林里少有其他混生植物,密密麻麻全是松树。

    走出松树林,有一条河横在林外。说是河,其也不全是,因为它只有几米宽,倒像是沟。里面缓缓地淌着水,水不多但很清澈,河沟里的石头被冲刷得很圆滑,河底是一块块干涸的沙堆,水淹不着,被太阳晒得十分灼热。

    谭中月介绍道:“除了南沟这条小河,东山沟那边也有一条河,两条小河汇流于北崖脚下,一起流向东华,最终注入乌江。由于两条河都是乌江流域的分支源头,形成了独特的‘备流河’,特点是,随便下点雨河沟就会涨水,雨一停河沟里的水就马上消减,过不了多久水就恢复如常。虽然河里的水平常不多,却从不会干涸,完全能满足农田灌溉。”

    两人踏着沙堆过了河,顺着河岸往山谷里面走,听得河里水叮咚流淌,如言小曲。两岸还住着一些不知道名的鸟,时而在河边飞窜,河岸杂木丛生,稍有风吹并沙沙作响。

    继续往山谷里走,渐渐感觉谷深路狭,气潮风润,两边的植物也更加绿荫茂盛,水声涓涓成曲,鸟鸣处处喧耳。再走,芦苇捧路,流水冰脚。继续走,就只能拔草而行,走到山谷的尽头时,听得激水流响,声声惊耳。只见林木紧拥处,有一个长满芦苇的洞口,走到洞口,并感觉一股凉风扑身而来,甚是透骨,有车轮那么大一股水从里面急流而出。

    谭中月弯身拔开丛苇,只见里面流着一股清水。洞不大,口径高不出两米,宽不过一米。又见一条用铁砧凿成,而且不宽的路依壁而进,顺路而进,只觉全身发冷,越走光线越暗,走了十几米洞小而不能再入,洞口大如车轮,水满其口。

    萧子炎仍不住用手捧一口水喝,手刚伸下去立刻缩了回来。

    “哇,怎么这么冰!”

    “哈哈,当然冰了,水温只有几度。”

    “啊,那我一定要喝喝,尝尝它是什么味道!”于是,重新捧起一口喝到嘴里,只觉味道甘甜,冰凉爽口,忍不住又捧了几口喝。“恩,好水,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泉水,你们的自来水就是这里架去的?”

    “不是!”

    “啊,这么好喝的水你们都不喝,还有哪里的水有比这里的水更好喝?”萧子炎十分惊讶。

    “跟我来,就在上面,我带你去看看。其实两处的水都差不多,这里的水流量还更大,但是这里比较矮,村里位置比较高的人家喝,所以就选了上面的那个出水处作为村里的饮用,这个只是拿来灌溉用的。”说着带着萧子炎出了洞,从洞口旁攀岩过石,上爬了近百米,踏进一条杂木簇拥的响水沟。

    沿着小沟,穿过茅草弥漫的狭径,行到不过一百米处,只见茅草深处有两个形如鼻孔而大如两个碗口的石孔,里面喷•射出两股哗哗作响的清澈泉水。周围的山林里百鸟争鸣,秋花散香。

    “这儿叫‘牛鼻孔’,因为它像牛鼻孔而得名。传说有一年,这里大旱,村民们毫粒未收,所以饿死了不少人,天上有一位善良的神仙看到后,变成了一头鼻孔里会出水的水牛,后来,救活不少人。从那以后,不管是小旱还是大旱这里都没干过,我们村里就是喝这里的水。”谭中月一边说一边找了个石板坐了下来。

    “有这么神奇吗?”说着萧子炎就爬下去咕隆咕隆地喝几口“恩,太好喝了,比矿泉水好喝多了,怎么没有人来开发这里的水源啊,可以致富哦。”

    “我想过,可是不行啊!”

    “为什么?”

    “保留自然,不愿意让它被外人知道,一旦开发,环境将会遭到灭顶之灾,以后这里就不会有像现在这么美丽了。”

    “说的也是,保持它的原生态。”

    “哈哈,就别只光着喝水了,看看哪里被堵上了,管子就在你踩那儿,走开,让我掏开看看。”

    两人忙了一个多小时,才把管子疏通,然后返回,自不必细说。

    -----------------------

    金诗涵看完《四季流光》心里有些莫名其妙的感思,也不继续看下去,把书铺在栏杆上,双手靠在上面,又把脑袋靠在手上,打量着周围的风景。

    向野外看去,东北方向的山脚下有几户人家,都是木房。人家前面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一座石板桥,桥上游的河岸上有一颗楠木,看上去已是百年老树,树干好像被劈过,有一半不见了,但树观还是十分稠密,树叶还不算黄,树上却结满了灰棕色的楠木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