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战争的准备

    第九十五章 战争的准备 (第2/3页)

机历来都是中国飞机、汽车等行业的痛楚。而陈浩天也在加紧这一方面的研究。不然在未来的战场上,这些先进的战机也不过是一队观赏品而已。限于技术上的要求,这些一二战的飞机在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天空上的主力。在坦克方面虽然陈浩天的兵工厂已经能够独立生产,但是仍旧是僧多粥少。陈浩天先前的目标就是将几支主力部队建设成为机械化的快速反应机动部队。少数几个兵工厂已经是实行三班倒的工作制度了,但还是赶不上部队的需求。这样一来,陈浩天也就将目光转向了美国,美国的坦克性能优于英法。虽然在装甲的厚度上不如德苏,但是在机动性上却是两国所不及的。美国的坦克对付日本人的薄铁皮坦克却是绰绰有余。

    鉴于美国人的信用,陈浩天又与随船而来的美国总统特使史密斯签订了关于第二批“对华军事援助”的军售协议。协议中,美方“无条件”的向中方提供包括四艘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八艘轻型巡洋舰、五艘护卫舰、五艘驱逐舰和十二艘扫雷艇,并按照中方的建议承建三艘新型护卫舰、和五艘驱逐舰。以及120架战斗机、30架轰炸机和200辆轻型坦克、和150辆重型坦克。这一笔军售足足达到了五亿美元。陈浩天还与美国签订了共享技术的协定。当然这个协定也只是在美国建造的东西有效而已。陈浩天之所以敢这么做,完全是要借助美国强大的工业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单是依靠西南这些还不成熟的工业体系。那就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然而陈浩天的时间已然是不多了,因为战争的脚步已经临近。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界经济危机开始后,很快就蔓延到了日本。日本这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很快就民怨载道,原因是失业的人口越来越多。日本的 金融、工业、贸易、农业等多种危机连环爆发,其冲击性和破坏力远远超过了此前的任何一次危机。这一次的危机首先是从商品和股票的价格暴跌开始的,危机才发生了 短短数月,就使得日本的工业产值缩水了30%。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要满足其扩张性就必须依赖国际贸易解决工业原料和商品市场,而这场经济危机却沉重的打击了他的进出口贸易。

    1929年,日本的外贸总额为43.6亿日元,1930年初,这个情况则更加严重,进口和出口均严重缩水。

    面对这场经济危机,君主立宪制的日本,充分的暴露出其的特性来。为了防止黄金外流,日本设置了对日贷款和由日本银行处理民间存款的硬性规定。准备工作就绪后。1929年11月21日,日本发布了实行解除黄金进出口禁令的命令。日本财政省长官井上认为,黄金解禁将使得外汇的行情趋于正常,通货收缩将会使物价下降。然而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的物价普遍下降,日本的高物价并未得到多大的纠正,井上也没有料想到世界正在大范围内正在出现金本位制重新瓦解的趋势,黄金解禁和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