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节 陈发老汉的一记耳光

    第八十七节 陈发老汉的一记耳光 (第3/3页)

有的通知马红学参加,独独没有通知陈秀丽参加的会议。

    “学用”积极分子闲置下来了,陈秀丽被各级政府遗忘了,冷落了。

    头两年儿,她在旗、社、盟、自治区各级政府参加了多少次各种名称的会议,会议多得她都开烦了。

    这两年儿,没有她出去开会的一次机会。

    听着别人去这里那里开会,她心里很别扭,觉得自已被冷落到这样的地步,简直活不下去了。

    这一天,陈秀丽难得地走出小屋子,看到娘正在外屋里忙活着什么。

    “娘呀,你在干啥呢?”

    “呀呀,闺女,你总算是能出来走走了,走走好呀,别整天闷在屋里了。要不,你跟我去下‘下汤米’吧,也算是出去溜达溜达吧。”

    “给谁家下‘汤米’呀,谁家有小孩儿了,长得可人吗?”

    听娘这样一说,陈秀丽来了劲头儿,那心里的母性涌现了出来,她特别的喜欢小孩儿。

    “是费凡和胡芳的,是个小小子儿。”

    “啊!”

    听娘又这样一说,陈秀丽那刚刚要来的劲头儿一刹那就没影儿了,她呆了,没精打采地又走回到那个小屋,没精打采地躺在了炕上。

    “唉,这闺女,怎么一会儿就一出哟,你要是不出,我可走了。别老躺着了,记得你给你大做点儿晌午饭吧,我晌午就在老费家‘看欢喜儿’了。

    娘偷偷地叹息了一声,偷偷地瞅了女儿一眼,偷偷地抹了两把泪,满怀心事儿与伤感地走了。

    小村习俗:若是哪家新近添丁进口,老邻旧居的都要带上点儿东西去表示祝福和祝贺,主人要准备酒席招待,这就叫“上汤米”,也叫“看欢喜儿”。

    只是因为那时候的生活都很紧张,所送的东西大多是几个鸡蛋或几包挂面,主人家的酒席也是清汤寡水的,很少有油星儿。可这也比平时的伙食要好上很多的,最起码能吃上点儿“差样儿饭”,比如小米饭和炒鸡蛋,再比如荞面拔面和酸菜卤子等等。

    娘去“看欢喜儿”了,大也不知去哪儿,屋里院外静悄悄的,那只大黄狗又在无聊地打哈欠了。

    陈秀丽的心里有了一种无边无际的寂寞感,她好想有人来陪她说说话,让她有个依靠感呀。

    “唉,唉,唉!”

    她想男人了。

    “陈秀丽同志在家吗?看狗呀!”

    “汪汪汪!呜呜呜!”

    随着一声喊,那只忠心的大黄狗也跟着喊上了。

    “谁呀?”

    “是我,你出来看狗呀!”

    陈秀丽仔细一听,心里有了一阵异样的滋味儿。

    果然,是他来了。

    ”你等一会儿,我收拾一下。”

    她忙不迭地下了炕,跑到镜子前,用衣服袖子擦了擦眼睛上的“吃马糊”,系上扣,掸了掸裤子,才走出去,看狗了。

    “来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