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二十九章 何谓气血何谓养

    第六卷第二十九章 何谓气血何谓养 (第2/3页)

菲就咕噜着大眼睛,忙给老人续上热茶,疲乏过去,叫一声:“爷爷——”胡斜子接过去,对庄菲慈详地笑笑,就开始喝茶。

    茶水已经不甚烫了,老人将怀中的茶一饮而尽,用手捋了捋下颌上的胡须,又开口道:“这些都说明用一定的方法刺激肚脐处,能变化人的气血,所以道家练内丹,就以脐腹之地这田,俭天地之精以丹,将养气血……说到这天地之精,何谓天地之精,从道家来讲,无外乎日月地气磁极,但我老汉搞了一辈子,也不明白,我不明白这天地之精是什么?可能真是道家所说的日月地气磁极,也可能什么狗屁都不是,压根没有……但这么多年,我老汉就是知道一点,意存丹田,细细地感觉它,用呼吸和意念刺激它,久而久之,就有‘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功效……”

    “记得十几年前,看电视上说,有人用意念能隔空取物,后来又说是假的,其实假得真的不重要,意念这东西,去作用于外物成不成,真真假假,众说纷纭,咱也不去管他,但用意念刺激自己的身体,我老汉感觉还是有作用的……我心一动,这手就动,这就是我的意念……年轻时,我有个师弟练武术练了一段时间,却跟人学了戏法,将双手十指练得灵活非常,能做许多平常人做不来的动作,这样千百次的强化练习,最终能让手做出自己过去做不出来的动作,说明意念对人体是有刺激作用的,那么我们用意念千百次地刺激丹田,是不是也能强化气血,延缓肌体衰退呢?反正我老汉今年快九十的人了,壮汉子咱抗不过,那些小伙子些微再瘦弱一点,劲还不一定有我老汉大呢……”

    “气沉丹田以守之,轻呼慢吸以感之,一举一动,起也丹田,落也丹田,这就是养丹田……当然,丹田也不是孤立的,要合呼吸,接命门,走脊柱,过小脑,行百会,下海底,有一套很复杂的东西,就是人讲的大小周天,任督二脉……这些太复杂的东西,大家一般都搞不明白……不过,要我老汉说,其实根本不用大家明白,老先人已经把方法教给你了,形意门的三体式,校好二十四法,形至意到只管练就自然得东西了;太极的拳架盘到,姿势摆对,只管练丹田自然就养成了。这些就和我们引水修渠一样,姿势对了,渠就修好了,渠修好了,水自然就顺渠流了,根本不用你去想,这水该流那流那,用意念去引导它……反而意念一多,引水冲渠,搞不好将渠冲个窟窿,就走火入魔,反而练出毛病了……”

    老人一番话说到这里,大家那还有不明白的。丹田俭养,沉气意守,轻呼慢吸,一举一动,起也丹田,落也丹田。丹田之用,收弹推射,托起承转,速快力猛,两者相辅相承,如一人之双腿,一车之二轮。

    “其实太极、形意、八卦、红拳、通背这些种种拳法,一要练打法,二要俭养气血,四要长力气,还有一样,就是通气血……”胡斜子今天似乎起了谈性,平常这些东西,都是偶然和向山或那个徒弟聊个一星半点的,今天却有点滔滔不绝了:“何谓通气血?两个身量差不多的人,为什么有人力气大,有人力气小呢?为什么有人平常本来没力气,一急就有力气了呢?这就牵扯到通气血的问题……我现在拿怀茶,很容易;这里放捅水,我也能提起;一担两捅水,我还能提起;一缸水,我可能就弄不动了……咱先不说这我弄不动的,就那些能弄动的,为什么我都是心一动,身子一动,拿起来的东西重量却不一样了,就是因为我消耗的血气不一样,但到一缸水,我弄不动了,就到了我身体能发挥气血的极限了……但突然有一天,房子着火了,我一急,就一下子抱起了一水缸水……这事情你刘衙(蒲州刘英武)就弄过,平常都抱不起一缸水,有一次家里厨房着火了,一家伙就将水缸抱起来,把水倒上去,把火灭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平常你用劲,还没用到自己的极限上……什么原因不知道,反正就是气血之用没有发挥到最大,所以练拳还有一个通气血的作用,就是以气运血,能暴发出平常暴发不出的力气来,这就要求微求感,求顺求畅求通求达,太极俭柔为刚,形意**之境,八卦走横之劲,也有通气血的功能,能让人练之后,将你着急拼命时才能发出来的劲儿,在平常心一动就能发出去,这样气血就算通畅了……形意惊四梢,太极缠丝劲,就是通微感微,通气血的东西……”

    “对于我们拳家来说,养气血,就像造炸药一样,通气血,就是用炸药包炮竹了,包多少药的问题,包得药越多,就炸得越响……”胡斜子看康顺风还有些不明白的样子,就给他打了个比方:“而且气血也像药一样,有纯度,功力越纯的人,就像药料越好的人一样,虽然用的量一样,但爆炸力却不一样……”

    给胡斜子这么一解释,康顺风就抓了头,笑了起来。

    胡斜子看他的样子,也就呵呵笑道:“最后还有一个合力的问题,人体七拳,头肩手肘胯膝脚,人体三节九断,各有各力,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