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第三十八章 截杀(九)斗杀汤辰虎

    第八卷第三十八章 截杀(九)斗杀汤辰虎 (第2/3页)

不是台上比武,而是真正的生死之战。

    刀法其实和拳法一样,真正的杀法也和拳法中的打法一样,就那么一些动作,所不同的是劲路而已。同样的一个挑刀,有些门派是快提硬崩,而有些门派就带了化身法,有些门派是以刀鄂处接对方的刀。用刀尖挑对方的下颌或腋窝。而有些门派则是用刀背硬憾,还有些门派,则是用刀刃反撩,但刀的行走路线和作用其实是一样的。

    就像康顺风教彪盛堂中小弟的一式缠头过脑,基本上是家家刀法中都少不了的,而且同一个动作,头顶上走就是盘头过脑,不走头顶则是游刀裹身。当然,格防的位置不一样而已。

    一切兵刃和拳法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种东西真正的是熟能生巧的东西,没有什么窍道或可偷懒的地方。

    陈二柱出自陈沟。练得自然是陈沟的太极十三刀。

    而且是真正的传统十三势刀法。

    陈沟目前流传的十三式刀法,并不是真正的十三势,而是经过陈氏十八世的陈照丕前辈改编过的,里面改变了一些东西,也加了九个动作,刀法明显复杂化了,一共是二十三式。而真正的传统十三式,主要就是练滚、闭、扎、拦、劈、砍、撩、截、缠、抖、架、抹、挑等13种刀法。兵刃做为拳法的延伸,陈家刀法自然也体现了陈太刚柔相济、松活弹抖、沾粘连随、缠绕落空的特点,幷兼有短兵长用的方法。

    而汤辰虎出自八极门,八极门最负盛名的兵刃其实不是刀,而是大枪,不过他的大枪给陈二柱一把标出,穿了两个忠义堂的小弟,现在却没有取回来。但八极门也流传着一路特别的刀法,就是**刀,也叫提柳刀,全名则叫提柳散阴刀。这一套刀法据传是吴钟前辈初创八极门时就有的刀法,传说这套刀法是前辈高人见风吹垂柳叶翻舞时,受其启发所创,以身为干,以臂为枝,以刀化叶,辗转运动,沾、滑、戳、抹随心所欲。不过,这种说法其实就是姑妄听之,真正的拳诀就一句,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刀是百炼成精钢,艺练万遍出精神,一套拳法、刀法,你能得多少,不在于你想多少,而在于你练多少。想得越明白,有时练得越糊涂。打架是个单纯的事情,心思太多肯定是走偏路了。

    俩人都往中间走。然后就加快了步伐,汤辰虎势如奔虎,陈二柱行如浪涌,眼看两人身体要撞在一起,汤辰虎大喝一声,刀借声势虎发威,身体一拧,刀随身裹,一刀大劈直切陈二柱的斜肩颈侧。

    陈二柱右手持刀,左手反托刀背,从左往一个上拦刀,就格开了汤辰虎的劈刀。同时刀头一转,左手五指搬刀,正是刀法中的一式闭法。闭法平常多是用来格挡对方的刀势,但在实际应用时,用五指搬刀,可以直接反刀抹对方的脖子。

    汤辰虎给陈二柱一式拦刀格开了自己的劈刀,刀往下滑,两把刀刃斜擦,就擦出一溜火花。当时往后一撤步,拉开回刀空间,身子了拧,刀就反劈而出。陈二柱搬刀一抹汤辰虎脖子,对方一退步,自然就抹空了。但他顺势展刀,一个青龙出水,刀就扎了出去,直刺汤辰虎的心窝。

    汤辰虎正好反刀回劈,二人的刀就再次狠狠地撞在一起。只听得呛啷一声响,陈二桩的刀给汤辰虎一刀劈下,直接断成了两截儿。陈二柱手上一轻,但毫不迟疑,继续进步,半截刀就继续扎汤辰虎的胸口。

    汤辰虎给他欺身一进,就又后退一步,却是反手一刀,又是正劈而入。

    刀法中说乱披风法就是这种刀的正反回劈法,其实原来的字应该是乱劈风。后来也不知道是字写拧了,还是有意为之,就成了乱披风了。乱披风刀法大家都知道用起来犀利,但其实很简单,就是正劈反劈,反劈正劈的刀花。练得精熟的人,刀如匹练,白光裹身,棍打不进,枪刺不进,更有传说水泼不进,当然这只是种一种形容。

    陈二柱刀断一半,汤辰虎又一退步,青龙出水自然走空。眼着着汤辰虎劈也又来,手中半截刀一斜,却是用刀鄂去接这一劈刀,汤辰虎的刀就一刀斜斜地给刀鄂接住。陈二柱下面一格,刀就劈不下去。陈二柱一接住汤辰虎的刀,就将半截刀往前一滑,刀鄂贴上汤辰虎的刀鄂,右腿进步直插汤辰虎的双腿交裆处,右膝一摆汤辰虎的右膝,下面左手往汤辰虎右手腕上一搭,左肘一拐,正是太极拳中的拗鸾肘,欲摛压汤辰虎的右手臂。同时,左手就一采汤辰虎的右手腕,右手中半截刀就往前仰刀一抹,欲割向汤辰虎的右手腕子。

    汤辰虎刀头一偏,带着刀把一搅一挺,就别住了陈二住的右手腕子,让他的抹刀进不来。而刀法乱披风时,左手是一直在胸前护心,这时汤辰虎身体往右一拧,右手刀把就挂着陈二住的腕子一拉,左手一掌从右手臂下穿出,往前一用力卸手推出。

    陈二柱久练太极,自然不和他硬抗,当时右手反拉不进去,就不再强进,左手却往下一压汤的右手臂。一转右腕,将半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