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再至历阳

    第六十二章 再至历阳 (第2/3页)

想来吴叔也告诉了你,我们前不久得了一批盐货,现在,我们去处理那些盐货吧。”

    “是。”

    柳婧看向窗外,低声道:“明早,我们就起身。”

    “是。”

    第二天一大早,留在柳府的六个仆人和柳婧,都准备好了行囊,不一会,他们便上了码头。

    他们所乘的这客船属于最大型号的,吴郡只是第一站,客人还只上了个三分之一。

    柳婧几人共定了三个舱房,柳婧独自一间,六仆共住二间。

    在客船重重一晃,于船工们的叫嚷声中驶入太湖时,柳婧正坐在窗边看书。

    她的手中捧着的,是一本《雕玉刻石》,正是她临行时,赵公塞到她手中的。

    在赵公来说,好不容易遇到柳婧这么一个聪明有悟性的学生,自然是恨不得把所知所学一股脑儿塞给她,各种奇石美玉辩别,各种风云际会的自然绝景,他都巴不得能在柳婧的刀下出现。可对柳婧来说,她目前最想学的,只能是章印。现在,于那刻印一事,她已有了三分把握。她本来就有书法根底,这大半个月里,又重点了解各类玉料的特性,如硬度、韧度、光泽等。然后要做的,是寻找一块与田黄石性质最像的玉或石头,再以熟悉的刀功,一气呵成的刻出‘南阳邓擎’四个字。

    在柳婧专注地一边阅读,一边无意识地用手指在几上描画时,外面的甲板上,一阵喧哗声传来。

    不一会,王叔出现在舱门外,“大郎,官兵们过来查探身份了,说是没有官府开出的凭证,就不可以离开吴郡。”

    这事柳婧隐隐听过。

    可她没有想到,这是真的。

    当下,她站了起来,刚刚站起,她又重新坐下,“拿两张盐引让他们过过目。”

    “是。”

    好一会,王叔又来到了外面,这一次,他的声音乐呵呵的,“大郎大郎,没有想到那些盐引还真能成为凭证呢。”

    果然。

    柳婧松了一口气,她恩了一声以示知道后,心中暗暗想道:看来这些盐引,我还得私藏几张,免得到时一家人逃走时,又被官兵卡住。

    其实,既然有了盐引。柳婧同不同行都是一样,王叔他们同样可以办好。

    只是自从父亲出事后,柳婧隐隐觉得,自己懂得越多。这个家便越安全。

    接下来的事情很顺利,一行人于三天后来到了罗水城。在雇来十几辆牛车和几十个浪荡子相护后,他们把藏在地窖里的盐一一搬出。

    在引得附近的居民都跑来围观时,柳婧还让吴叔挂出出售这院子这字样……他们一家都要离开吴郡了。这间院落,已没有了意义。

    四十两黄金购得的房子,二十五两金就把它当场售出后,柳婧一行人,坐着浩浩荡荡的牛车,朝着扬州治所历阳赶去。

    因有盐引在身,这一路,他们出入都很高调,而每过一城。王叔只要拿出盐引。那城里的官差还一路相护。这官盐的方便和官家的威风。这一次,柳婧算是清楚地感觉到了。

    半个月后,一行人来到了历阳。入了历阳城。向当场官府报备之后,柳婧便让王叔吴叔等人拿着盐引去见过当地的盐商了。

    ……本朝的开国皇帝刘秀。重德治之功,于今东汉天下已有百年,这百年间,天下民风淳朴,各处官府清廉,清正之道慰然成风。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