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冰与火的搏杀(十五)
第六百二十四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冰与火的搏杀(十五) (第3/3页)
。两人拉近了谈话的距离,开始低声地商议一些具体细节。当第二天午时,锦衣卫诏狱中流传一些消息,说是原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暴病身亡,由于许显纯家被株连殆尽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在京城狼烟四起时,许显纯的死亡没有引起太多的波澜,毕竟大家都知道魏阉倒台后许显纯是个死狗,他的死亡对大家的影响都不大。更何况锦衣卫诏狱就是经常死人的地方,在这个紧张时期死几个人太正常不过。这个消息当然会被破奴军侦缉处和情报处探知,不过情报处最近收集谍报的重点在建奴大军身上,而侦缉处则把主要心思用在探听朝廷动向上。
崇祯皇帝自打犯了大错最近的日子也很不好过,虽然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把内廷发给锦衣卫的圣旨交回大内,算是销毁了皇帝犯错后的证据。可朝廷文官们可就没有这么爽快,兵部尚书王洽倒是找了给皇帝下来的台阶,可崇祯皇帝下这个台阶是有条件。而且这个台阶给出的价码是崇祯皇帝无法忍受的事,王洽他们联名上书皇帝,要捉拿蓟辽督师袁崇焕进京问罪。
兵部尚书王洽给出的理由十分充分,蓟辽所有兵事都由袁崇焕一人掌控,建奴扣关在蓟州,袁崇焕这个蓟辽督师责任最大。况且赵率教带兵救援遵化被全歼,他袁崇焕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说蓟州防线本已成型,也几乎把建奴数十万大军堵在蓟州不能动弹,可袁崇焕自带了区区万余大军还遣散了先期打的很好的保定明军,致使建奴可以轻松越过蓟门天险。
更为关键的是,王洽他们联名奏疏中提到,袁崇焕带大军尾随建奴大军追而不击。袁崇焕不但不追击敌军还在三河主持军议时,未经请旨擅自带兵驻防广渠门。其实稍微知道一点兵事的朝廷大臣们都知道,京师东南急需固守之地在朝阳门,这样一来连不但能防御朝阳门,顺道还保护住了东便门。大明京师有内外城之分,京师防御重点在内城,外城主要聚居的是百姓。建奴鞑子从东北而来,你堂堂督师不去驻防要冲却选择在较为偏僻的广渠门。
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蓟辽督师袁崇焕的行为,都愈发觉得可疑。但崇祯皇帝早前有旨,袁崇焕负责京师东南和东北防御,赞画军机孙承宗对此也毫无办法。随着建奴主力陆续抵达京城北面,大明京师也进入高度戒备,京师大营官军几乎是全部上了各处城墙,京城各街坊百姓青壮也抽调了十万之众上城墙帮助官军运送守城器具。(作者注:明朝北京规制,先有坊再有街与宋时极为相像,街坊一词由此而来。)
风雨欲来前的宁静总是那么让人不安,崇祯皇帝由于不能忍受兵部尚书王洽对他的质疑,下诏王洽回家待罪听勘,由赞画军机孙承宗视兵部事,署理兵部决策京师战事。然而,崇祯皇帝的这道诏书,不但没有压制住朝廷官员们对其早期决策的指责,反而引发了更大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