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

    第二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 (第2/3页)

缝,只要在两宫和恭王那里的根基不倒,那就总是可以圆得回来的。

    他私下办了电报,然后靠着电报,用几千兵挡住了李秀成几万人,那么你说电报好不好呢?他弄了两艘炮舰,然后轩军水师凭借这两艘船,半天工夫就打垮了不可一世的“航王”唐正财,那么朝廷该不该有炮舰呢?

    不论什么事,只要能先办一个样子出来,再拿去说服人,再拿去推广,就要容易的多。而若是像“百日维新”中康梁的做派,以为位居中枢,诏谕似雪片纷飞,以为如此一来,中国就可以自强,那真正是闭门造车,痴人说梦了。

    说起来,两宫和恭王要召他回京,不乏要以他的实例,来对抗保守派的意思。

    现在也是一样,关卓凡心想,我要用自己的法子。

    作为一个现代人,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我就要让这个时代,跟随我的脚步。

    *

    *

    电报,算是他到上海之后,办的第一件洋务,现在已经架通了苏松太常这四府,剩下一个镇江,正在赶办之中。卞宁扶正,做了上海电报局的总办,按照关抚台的交待,已经开始筹划民用电报的事宜。

    说是民用,其实是商用,或者说是有钱人专用,因为电报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发报机、铜线、线杆、电报房,这些架设和维护的费用都不菲,再加上报务人员的高薪,因此收费也就贵得很。从卞宁拿出的章程来看,发一个字,就要收三两银子。

    关卓凡想,三两就三两,一个商机怕不就值上数千上万两银子?因此商人们还是会愿意用的。至于有钱人,那更不用说,只当是个时兴的奢侈品,哪怕发着玩呢,多有面子?只是既然一个字这么贵,那么大家发电报的时候,怕是免不了要兴起一股惜墨如金的热潮了。

    而打算开办的第二件洋务,意外得很,是由电报派生出来的。

    举凡发电报的人,都是亲自到各府城的电报房,交银子,递条子,就予拍发,简单得很。反而是收报,必须由电报房的人上门派发才可以。为了这个缘故,关卓凡特意下条子,让藩司赵景贤抽调了苏州府的一位同知,杨仕权,赶到上海来候命。这个杨仕全,在当初解散苏州“女馆”的事情上出了不少力,很是能干,被关卓凡默默记在了心里,现在要用他一用了。继而又从青浦县,调了一位极能干的驿丞给他做助手,只等杨仕全一到,就要跟他们商量,成立一个“江苏驿所”,打算在五府的电报房旁边,都设立分所,专管电报的派送。

    然而再转念一想,这个东西,似乎不止是派送电报这么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