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美国人

    第十章 美国人 (第2/3页)

泽的眼中放出光来,“洋人能做到的事情,咱们也能做到。轩帅,咱们也把广方言馆,办成一个大学,好不好?”

    这确实是关卓凡的本意。他对广方言馆寄予厚望,不仅是因为可以作育洋务人才,而且还希望这里可以变成吸纳改进先进技术的研究中心。

    不过现在说这些事情,还嫌略早。

    “劼兄真是志存高远,兄弟佩服得很。”关卓凡心想,曾纪泽跟他父亲一样,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而且谦和稳重之下,比曾国藩倒是还多了一股锐气,“只是毕竟是新东西,先能办起来,养成规模才是最要紧的。前些日子许星叔曾对我说过,就连议政王在京里办同文馆,也还不大顺利,为了什么,不用我说劼兄也是明白的。”

    曾纪泽听懂了,点点头说道:“好,我按轩帅的意思去做。”

    三个人把那份章程又推敲了一遍,做了几处改正,便算是通过了。曾纪泽起身告辞,准备把稿子拿回去缮正,作为正式的章程送关卓凡这里备案。利宾却留了下来,因为还有一件喜事要跟关卓凡私下说。

    “逸轩,花旗公司派去美国的人,那位山度士,终于有消息来了!”

    *

    *

    与欧洲司相比,美国司的消息足足晚了大半年。

    欧洲司的卢卡斯和宋志宽,不仅把跟诺贝尔的合同顺利签订了,拿到了卜福斯公司和炸药相关研究的五成股权,而且依照利宾的指示,在欧洲穿梭数国,考察兵工企业,拜访政商人士,并且在普鲁士的首都柏林,开设了花旗公司的分号,做为办事机构,算是在欧洲扎下了根子,做得异常出色。

    而美国司的山度士和一名王姓华员,一直是音讯全无。关卓凡曾一度绝望,觉得是不是这两人乘坐的从上海到日本,再由日本到美国西海岸的海船,不幸沉没在太平洋的某个地方了?又或者是两个人到了美国,有负嘱托,不知躲到哪里花天酒地去了,而把身上的任务,完全置诸脑后?

    现在消息一传,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诸般猜测,统统不确。美国司的活计,同样干的很漂亮,然而给上海所送的两封信,却运气糟透了,始终没能传过来,一次是因为风暴,一次是因为内战。直到跨大西洋的电缆架通,美国国内庞大的电报网络,终于与欧洲和世界的电报网接通,这才顺利地把消息发到了香港,又由香港转到了上海。而几乎同时,第三次发出的信件,也终于越过重洋,顺利到达了利宾手里。

    “不来就不来,一来来两份,真正气数!”利宾摇着头苦笑道,“单是花在越洋电报上的钱,就不是小数。”

    “小钱,没有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