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女天皇

    第五十二章 女天皇 (第2/3页)

    于是老中首座板仓胜静打头,一个个纷纷“附议”。

    德川庆喜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小栗忠顺,就由你来草拟奏章,将幕府的意思上奏给朝廷吧。”

    立和宫亲子内亲王为新天皇,出于关卓凡的一力主张。

    德川庆喜、小栗忠顺等人,本来只是想立一个年幼的皇帝,完全没有想到要打和宫的主意的,但关卓凡很快就说服了他们。

    说到“控制”,一个年轻的皇女做皇帝,相比一个年幼的王子做皇帝,前者并不会比后者更难“控制”。

    在德川家康制定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的约束下,连皇子都无法获得系统的政治知识和能力的训练,遑论皇女了。

    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和宫亲子内亲王对政治的全部理解,就是“攘夷”。在她和德川家茂的这桩政治婚姻中,“攘夷”,是皇室方面对幕府开出的价码,也就成为和宫自认身负的最重要的政治使命。

    原时空,幕府大败于伏见、鸟羽,风雨飘摇,行将垮台,和宫还要求德川庆喜“攘夷”,将军大人委实哭笑不得。彼时,当初高喊“尊王攘夷”的那一班“志士”,早已成为新政府的权要,再没有一个人提“攘夷”这回事了。和宫大约是全日本唯一一位坚持“攘夷”的“贵人”了。

    彼时的和宫,还完完全全生活在过去的时空中。

    还有,再年幼的王子,也会长大的,不过十余年,你就不知道他脑袋中想些什么,不晓得自己是否真正地在“控制他”。

    而和宫,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已养成,关卓凡有把握,终其一生,能够对她进行有效的“控制”。

    女天皇驾崩之后,再找个年幼的王子来继位也不迟嘛。

    这样,和宫在世一年,就等于对日本皇室的“控制”——也即间接对日本的“控制”——延长一年。

    所以,希望女皇陛下长命百岁啊。

    和宫的寿命,如果照原时空的轨迹走,似乎不大妙:今年是1865年,和宫十九岁;历史上的和宫,薨于1877年,享年三十一岁——呃,还有十二年而已。

    不过,关卓凡有足够的把握改变历史。

    历史上的和宫,薨于“脚气性心脏病”。请留意,这个“脚气”和我们通常说的由真菌引起的“脚气”没有一毛钱关系,这其实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富贵病”——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叫了这么一个怪名字。

    之所以说这是一种“富贵病”,是因为维生素B1在人体内储存不多,主要靠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B1多存在于谷类的外胚层——即糠、麸这些东东,而贵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