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午门惊奇

    第五十二章 午门惊奇 (第2/3页)

卓凡,一门心思扮低调、装谦抑,原本想单人独骑,进宫陛见;但朝命煌煌,“选五百精锐,随侍入城,以壯声色。事涉朝廷体面,国家戎威,该大臣当毋轻忽”。于是关卓凡只好带了五百近卫团骑兵,“随侍入城”。

    但为免骇人耳目,那五百骑兵,全部换上了八旗劲装。北京城内,上上下下,只见到怒马如龙,甲胄铿锵;绝大多数人根本想不到:轩军在外边行军打仗,由头到脚,都是美利坚洋鬼子那一套打扮。

    事易时移,现在举凡涉“洋”,关卓凡要的就不是“谦虚谨慎”,不是继续挂羊头卖狗肉了,而是要趁着大好形势,火借风势,轰轰烈烈,底定局面。何况轩军奉旨“西法练兵”,早见于明发上谕,关卓凡本人对政局的控制也迥非当年可比,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亦有所增强——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决定了轩军是时候“本色演出”了。

    再往这一千骑兵身上看:左边,腰悬一柄长长的马刀;右边,是一支自左肩斜挎而右的“七连珠”马枪,闪着寒光的枪筒,由一个黄铜活扣,牢牢扣在鞍具上面。

    时已初冬,黎明时分,更是风紧霜寒,在场亲贵文武,缩头缩脑,搓手跺脚,有的人呵着手,有的人还吸溜着鼻涕。但这一千轩军,一个个在马上挺直了腰杆,目不斜视,由始至终,竟是咳嗽都没有一声。只有战马粗重的鼻息和偶尔的嘶鸣,打破寂静,更添金戈肃杀之意。

    始终猎猎作响的,是他们身上的短斗篷。

    衣甲鲜明,兵器犀利,气象森严,远远看去,许多人都觉得心底隐隐生寒。

    卯初三刻,午门城楼之上,突然钟鼓齐鸣,这是一个预告:小皇帝即将奉两宫皇太后銮驾出午门了,同时——

    钟鼓甫歇,天安门方向,车辚辚,马萧萧,一队车马向午门缓缓驰来。

    午门前面,王公亲贵、文武百官里边,耳朵尖的,听出一点异样来:这车轮滚地的声音有古怪!

    很快,这一队车马进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