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 咱们当兵的人

    第一七二章 咱们当兵的人 (第2/3页)

  关卓凡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再者说了,你们想一想轩军士兵的军饷!一个月十两银子,整整两倍于旗营和勇营,三倍于绿营——还是改编之后的绿营!这份薪饷,几乎赶得上一家小钱庄的‘档手’了!”

    “拿着如此丰厚的一份薪饷,不好好操练,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却整天想着放羊——怎么,你当我是养吃白饭的?!”

    “各位算一算,将养咱们轩军,朝廷一年要花上多少银子?”

    “左季高西征,一年的军费是三百五十万两,咱们不计江南驻军,只算天津本部,单单军饷一项——姑且先不算其他的费用,便是六百万两!几乎是人家的两倍!各位,人家可是在打仗,咱们只是窝在军营里操练!”

    “这六百万两银子,都是民脂民膏!都是朝廷勒紧裤腰带攒出来的!如果咱们操练都不能操练出个样子来,对得起老百姓的这些血汗钱吗?!还有,哼哼,受得了人家的风言风语吗?!”

    关卓凡的话,看似慷慨激昂,但是,最敏感的那部分,他仅仅是非常委婉地带了一句——“风言风语”,并没有直接说出嘴来。虽然这是轩军的内部会议,但毕竟是“大会”,不是和亲信之间的私下对唔。

    最敏感的那部分是什么呢?“风言风语”又是什么呢?

    封建农耕时代,生产力低下,长时间维持一支高质量的常备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旗营和绿营,算是清朝的常备军,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子,有目共睹。这不是简单的“腐化堕落”,事实上,旗营也好、绿营也好,是愈来愈穷,不是愈来愈富。究其竟,是中央政府无力长期支付高质量常备军需要的高成本。

    轩军的战斗力,远超同侪,个中原因很多,但说一千道一万,摆在第一位的,还是高薪饷。如果轩军士兵只能拿改编之前的绿营那一个月一两五钱银子的军饷,关卓凡再怎么开金手指,轩军的战斗力,也是到不了现在的这种地步的。

    高薪饷是高成本的同义词。

    本来,一俟战事结束,就应适度裁军,继续维持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