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反目成仇

    第一章 反目成仇 (第2/3页)

振驻节的席德林寺,武力消灭热振势力。

    不过,动手之前,还得看看驻藏大臣的眼色。

    彼时的驻藏大臣叫做满庆,昏庸颟顸,事情已经闹到这个份儿上了,他才派员“查办”。负责其事的是粮务委员李玉圃、游击唐怀武、把总马腾蛟,以李玉圃为首。

    夏扎和热振,两边儿都向驻藏大臣叫屈,但夏扎和李玉圃勾兑得好,李玉圃回报满庆,尽派热振的不是。于是,满庆下了札子,将热振大大斥责了一番。

    夏扎方面放下心来,开始大动干戈了。

    甘丹寺和哲蚌寺僧人,私自打开布达拉山的兵器库,取出大炮,轰击席德林寺。热振下令反击,但究竟寡不敌众,只好携了摄政的印信,逃往内地,到北京去“告御状”。

    不过,没等热振到达北京,满庆的折子就抢先到了:奏请革去热振“呼图克图”的名号,注销敕印,并请以夏扎代替热振,出任摄政。

    彼时还是恭王当政,西藏天高皇帝远,情况不明,自然以驻藏大臣的意见为准;另外也想着,既然已成事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就准奏了。

    可怜热振,到了北京后,才知道自己已经被免去了摄政之职,呼告无门,又不能返回西藏,几乎流离失所。后来,军机处给理藩院打了招呼,他才算在妙应寺中安顿下来,不过,寄人篱下,日子实在不怎么好过。

    恭王对此事的处置,关卓凡大大不以为然。

    西藏不是朝鲜、越南,不是中国的“属国”,而是中国的“属土”。自福康安奏请实施《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之后,驻藏大臣的角色,不再只是雍正年间的“监督藏政”,也不再是乾隆早期的和达赖喇嘛“共理藏政”,而是作为皇帝的代表,以钦差的身份,“总览事权,主持藏政”。

    高宗、仁宗、宣宗,都曾反复强调,西藏“一应事件”,达赖以下,均须“遵照钦差大臣指示办理”,“禀命驻藏大臣办理”;非但如此,“一切陈禀”,达赖、班禅、噶伦,皆无权“直禀朝廷”——必须由驻藏大臣转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