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今天是个好日子

    第七十七章 今天是个好日子 (第2/3页)

    慈禧对小皇帝的功课督责极严,可是,小皇帝本就不是一块“进学”的料,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弘德殿的差使,又以倭仁、徐桐为主,这两位讲的,不是《尚书》,就是《大学》、《中庸》,诘屈聱牙,晦涩难明,加上倭、徐两个,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因此,他们“上”的书,根本进不去小皇帝的脑袋里。

    另两位师傅,关卓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翁同龢独力难支,小皇帝的功课,实在叫“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慈禧一提起小皇帝的功课,便又气又急,见到小皇帝,便拿不出好脸色来。小皇帝在生母面前,十次有八次是挨骂的。偶尔功课中式,师傅在卷子上画了红圈,以示激励,小皇帝兴冲冲地拿给两宫皇太后看,慈禧却想着“不可长他的虚骄之气”,心下虽喜,面上却是淡淡的,最多说一句,“这也罢了”。

    小皇帝只觉兜头一盆冷水浇下,起早贪黑,孜孜苦读,不过换来一句“这也罢了”,什么“圣学精进”,到底有什么意味?

    于是,小皇帝对“上书房”愈发提不起兴趣,功课也就愈发的差了,慈禧也就愈急,苛责也就愈甚。如此这般下来,变成恶性循环,小皇帝年纪愈长,心里边儿,同生母的距离,也就愈远。

    另外,某种意义上,小皇帝和慈禧的疏离,慈安在不知不觉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慈安是从不骂小皇帝的,一见到嫡子,脸上便现笑意。有所教训,也是温语絮絮,熙熙然如春风化雨。小皇帝就算不“心悦诚服”,也不会有任何不适之感。每一次,在生母那儿挨了骂,小皇帝就跑到嫡母那儿“求安慰”。离开钟粹宫的时候,什么抑郁委屈,都是能够化解掉的。

    两位皇额娘比着,小皇帝的心中,愈发觉得,慈母可亲,严母可畏。

    如今,严母出居,宫里边儿,只剩慈母,再也没有人来骂我、管我了,我还不手舞之,足蹈之?

    甚至,扯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