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天地回响,一发千钧

    第一零二章 天地回响,一发千钧 (第2/3页)

如此一步一步,踏地而来。

    客人们都是心头一跳,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两位,更是惊喜莫名:这不是“正步”吗?

    彼时欧洲各国军队之步操,行“正步”者,唯普鲁士一家耳。

    第一个军士走出五米左右,第二个军士起步,第二个军士走出五米左右,第三个军士起步,此时,第一个军士已走出了十米左右。

    如此依次起步,每一步,皆为“正步”。

    这一小队军士,一共十五人,在阔大的校场内,在一万二千一百七十五名受阅同袍的庞大背景下,本来无足轻重,可是,大校场虽大,人数虽多,但除了这一十五名军士,余者别无动作,不发一声,于是,他们每一步踏地的声音,皆清清楚楚,前一步、后一步的间隔,又不差分毫,同时,还伴有隐约的回响,于是,这一小小的一支队伍,便隐隐然有千军万马之威了!

    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心跳之余,都转着相同的念头:轩军师法美军,但美军步操,绝对没有“正步”一说,则此“正步”,岂非……只能是师法我普鲁士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

    嗯……中国的海军,倒不是师法美军,而是师法英军,可是,参加受阅的部队,应该都是陆军,没有海军——

    再者说了,即便英军,也没有“正步”一说啊!

    难道——以美为师的中国国防军,改为了……以普为师?

    如是,这个结盟的诚意,可就……“诚”的不能再“诚”了!

    可是,俺们一个军事顾问也没有向中国派过啊?

    中国……也从来没有向俺们提过类似的要求啊?

    又或者,这个“正步”,仅仅是主人对客人的“致意”?

    不对!

    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何等眼力?这一小队军士的“正步”的水准,实不在普鲁士近卫军仪仗队之下,绝非三几个月功夫就可以练的出来,非经年累月不能为的——怪了!

    另有一样物事,也吸引了腓特烈王储、卡尔亲王的注意力:这一小队军士手中的步枪,都上了刺刀,不过,刺刀的形状,颇异于欧洲军队,还有,刺刀居然是装在枪口正下方的——这可就又奇怪了!

    彼时,欧洲军队使用的刺刀,处于主流地位的,依旧是“套管式刺刀”——这种刺刀,其实不能算“刀”,而是一支有着锐利尖端的细长的铁棒,铁棒的另一端,有一个套管,可以将“刺刀”紧紧的套在枪口上。

    这种刺刀,叫做“枪刺”,更加合适些。

    为了不影响瞄准以及装药,“套管式刺刀”一般是装在枪口的一侧或者斜上方,从没有装在枪口正上方的——后世的许多人,都有彼时的刺刀居于枪口上方的错觉,不好意思——您纯属看花眼了。

    这种刺刀,更没有装在枪口正下方的——枪口下要插通条,通条的长度,长于枪管,插进枪身之后,留在外面的部分,几同枪口平齐,根本没有“套管”的位置。

    前膛枪让位于后膛枪,不再从枪口填装弹药了,但通条并没有跟着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