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答应

    第18章 答应 (第2/3页)

里路,就是对方唯一的机会了。

    这十里路,鬼知道多危险,自己和祝明明的交情还没有深厚到这程度。

    “易兄,我知道我这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了,如果易兄愿意帮这个忙的话,我这边愿意以百两黄金为酬谢,另外锦儿刚刚和我说了她的身世,锦儿原来是官宦人家,只是家里犯了事情才被贬入乐籍,锦儿的父亲曾任隔壁州的提学官。”

    祝明明也知道,单凭自己和易云的交情,人家易云肯定不会答应,而他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有着原因的。

    “原来锦儿姑娘是名门之后!”

    祝明明说完之后,易云算是明白,祝明明为什么要护着锦儿姑娘了,除了有一份情谊在,恐怕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锦儿的家世。

    锦儿的父亲是隔壁州的提学官,但一个已经是被犯了事斩了头的提学官不算什么,可关键在于锦儿父亲在任的时候,那一届有一位考生,在答卷的时候,抨击了朝堂政策。

    当时的阅卷官员是直接把这卷子给打掉了,用的理由是未有功名,妄议朝政。

    大离律法,学子只有在州试通过,才算是有功名在身,还没有功名在身,议论朝政,如果是正向的还好,要是抨击的话,没有一位阅卷考官会高兴。

    造成这个原因,是因为通过了州试的考生,有了功名之后,每当朝堂有新政策出来,这些考生都可以得到从朝堂下发下来的内部解读文件,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内参。

    只有阅读了这些内参,了解了皇家和朝堂大佬们为什么会颁布这样的政策,才有资格进行评论好坏,不然你一个连为什么会颁布这样的政策,颁布这政策的背景都不了解的读书人,胆敢进行抨击就是妄议朝政。

    那位考生眼看着就要落榜,不过好在的是州试阅卷的时候有一个制度,就是识遗制度,阅卷的主考官在所有阅卷官阅卷结束之后,要随机从落榜的试卷中挑选十份,这是为了防止有真正的好文章被埋没了。

    不过这个制度呢,更多的只是形式上,参加州试的考生不下千人,总共只录取一百位,被打落的试卷多的时候达到上千卷,就算真的有好的试卷,也很难被随机给挑选中,更别说阅卷的时候,每一份试卷都要三位阅卷官轮流评分,好的几乎不可能被遗漏。

    说来巧的也是,锦儿的父亲在随机抽查的时候,恰好就抽到了那位抨击朝政的考生试卷,而锦儿父亲也是对这政策不满的,就破例把这试卷给录取了,当然了,也只是排在了末尾名次。

    就是因为锦儿父亲力排众议破例录取,让得这位考生通过了州试,而后进京参加国试高中了,名次不算显眼,处于中等偏下,也就没有人会去嫉妒他,更不会有人去举报他曾经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