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亡灵、人、鬼、情殇及其他

    前言·亡灵、人、鬼、情殇及其他 (第2/2页)

乐乎”的教诲,却招来了无辜的杀身之祸;人们不禁要问:这世界究竟谁主沉浮?

    章一木由亡灵养大,但却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与另一个同样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女记者,立誓要解开这一错综复杂的迷局,却最终在迷局中,迷失了自己!

    人是什么?作为人来讲,每个人的好善好恶是不同的,或者是不同程度的不同,有人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只不过是个恶多恶少;善多善少的问题,但人又有太多的一致性,正如同不同的人照一面镜子,却发现人人都相同;而相同的人照一面镜子,却发现人是那么的不同。弗洛伊德研究人的另一面,而毕加索则通过人的表象,透视内在;释迦牟尼则通过包蒜皮一样的途径,直指人心。还有一位画家画牛,总是不满意,最后一笔而就,却画出了不朽的牛。历史已经定格,真理一成不变;而我们人类是什么?人从何而来?要到何处去?是我们永远的话题……

    章一木不仅是日本人的骨血,也是中国人樱与前日本侵略者敏夫的爱情结晶.原罪,忏悔,复仇,杀父,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章一木的存在,最终的结局暗示着自我毁灭.他的身份,其一是日本侵略者"恶"的延续,其二是日军忏悔者的载体,其三是亡灵实施复仇的执行者.这种复杂的身份,将人物关系由他一人打结,联系多人,中国平民,日军,现在有良心的日军后代,每一个人物的出现,都带着一个谜语,而谜语的解开,由一个同样带着谜语的"李莉"带着你的视线行走,当知道每个人的身世之时,故事可能就会结束了.唯一难以结束的是章一木,他属于谁呢?他自身的罪孽如何面对呢?这也是一个暗示,即使是忏悔了,还有回头路吗?

    《亡灵复活》的主题,恰恰是要讴歌,中华民族博大宽容的民族姿态;数千年灿烂文明积淀熏陶的民族性格;以及老庄哲学,孔孟之道,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光芒。当然,也有两种文化的激烈冲突,以及面对嗜血狼牙、铁蹄刺刀,是容忍是奋起是吸取经验迎头赶上的思考。人类要发展,文化也要进化,最终亡灵走向血与火、泪与恨的自我毁灭,中日两大公司携手并进,预示中日两国,唇亡齿寒,世代友好,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