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分宗后续景国你好!(万更

    861:分宗后续景国你好!(万更 (第2/3页)

    “就是啊,我们启国这些年被他们欺负的还不够,一个什么济王的在我们启国说得好听是做客,要我看啊就是个探子还玩潜伏这一套,就是没安好心!”

    “可不是今年还送走一个什么太子的二郡王还有那个社么喜娜公主的人,现在又出了一个什么济王的,这景国皇亲贵族有多少啊?都送来我们启国做啥啊?”

    “这消息真的假的啊,景国的济王不在景国呆着,来我们启国干什么,还做客三十年,我看又是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没准啊景国就是不安好心呢。”

    “我的天,怎么这一两天的消息都这样劲爆,你们听说了吗,皇宫里面传出来消息,景国的济王在我们启国做客,还做客了三十年了,让景国给领回家去呢,你们说说这济王是什么人啊?”

    此时沁慧正在一个云升酒楼里面用膳,沁慧在包间里面用膳,就在刚刚外面就跟炸了锅一样的热闹起来。

    后一秒中跳跃到了景国济王的头上,沁慧这边刚刚忙完年底年货一条街的招商活动,此时正在第一步行街散心,今天可能是天气很好的原因,京城逛街的人不少。

    总之所有人的都给弄糊涂了,不知道怎么这消息啊,变化的这样的快,前一秒还都在讨论皇家宗族分宗的大事呢,其实这件事情也没完事呢。

    景国有济王吗?景国济王是什么人?

    很多人完全傻掉了,啥家伙?景国的济王?

    这大消息简直是所有京城的人都开始懵了,并且这个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开始快速朝着京城之外扩散。

    宋大人的公布消息传播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就在很朵启国京城人还沉浸在对于皇家宗族分宗这件大事讨论的时候,皇宫里面传出了惊天的消息:“景国你好!目前景国济王在启国已经做客三十年,景国是不是可以来接人了!”

    “哈哈哈哈……”皇上和宋大人被肃亲王的话逗笑了,不过事实也的确如此,肃亲王府的脸面早在那么多人挤在一起打死不分家的时候就注定了今天的命运,前有车后有辙,现在这样也不稀奇。

    肃亲王倒是无所谓的说道:“这个宋大人怎么做都行,反正肃亲王府还是要爆出其他事情的,也不差这一件,左右肃亲王府遗留的问题那样不丢人,不丢脸,脸都没了自然不怕丢了。”

    皇上沉默了一下说道:“可以先模糊一些,后期爆出真相的时候才足够的震撼。”

    思阳转身离开,宋丰说道:“皇上我们这边也开始公布消息吧,不过这涉及肃亲王府,要不我们说的模糊一点?”

    思阳说道:“我就去让飞鹰传讯去。”

    皇上今年经历了很多事情,还有刚刚分宗之后的成就感,又抓到了李家和朱家的把柄,现在皇上做事情顾虑已经少了许多,帝王风范多了一些,这些都是好事。

    皇上说道:“好,传信过去,让张大人带着我们启国的信件去景国皇宫,我们的条件都写在信上,如果还想让济王活命,就按照要求去做吧,否则我们启国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其实信件现在已经进了景国边境内了,只要接到飞鹰传讯,那边就开始行动,这次去送信的是兵部尚书张大人。

    肃亲王说道:“已经准备好了,信件已经在去的路上了,就差我们这边公布消息了。”

    皇上想了想问道:“皇兄,按照之前我们几个商议的方案准备的如何了?”

    “否则景国的皇子不少,按理来说这个外室子应该没有身份,偏偏老皇帝力排众议,真的给安排了一个身份不说,还是济王,就连那皇族玉佩打造的都是最精心的,当然这个身份是坐不上太子之位的,不过这几天我们的人查到景国老皇帝对这个儿子明里暗里的支持和保护还是很多的,要不山家的嫡子山姜也不能这么多年在这边。”

    思阳也说道:“是的皇叔,我安排在景国的探子这些天着重打探了济王,景国老皇帝虽然明面上对济王不是很好,但是济王的母亲可是当年和老皇帝有定亲的缘分,还是青梅竹马,后来阴差阳错的没有进宫,所以秉着爱屋及乌的心里,老皇帝对于这个儿子还是很疼爱的,”

    “一直到最近几个月好像有了什么机缘似的,身体好起来了,还能处理朝政了,这对于景国的太子不是好消息,但对于我们是好消息,因为景国太子巴不得这济王被我们启国给灭了给他省事了才好,但是景国老皇帝还是很在意这个儿子的,所以我们趁着景国老皇帝身体好的时候和他谈条件,才能效果最好。”

    肃亲王听了宋丰的话之后说道:“皇上,臣也同意宋大人的话,这件事情赶早不赶晚,万一景国那边闹起来我们反而被动了,尤其景国老皇帝年事已高,今年开始身体就忽好忽坏的,这才立了吴王作为太子监国,”

    景国这几年行事越来越发的不顾及了,总以为自己是老大,说啥就是啥的样子让人看着就作呕,偏偏仗着食料和制盐,死死的掐住其他国家的命脉,若不是有了沁慧的食料研发,恐怕这几年启国损失在这方面的银子不知道多少呢。

    宋丰说道:“皇上,臣认为这件事情需要快,因为景国这边的联络点被咱们给端了之后,保不齐那什么回音门的传信找不到人,会让景国发觉,这已经六七天了,若是我们不爆出来,万一景国那边先闹起来,说我们扣押景国济王才麻烦。”

    就是景国济王这个问题,需要一些招子才行。

    这已经是给大家一定的心理暗示,所以后期处理王府内部的问题,趁着现在正式讨论热闹的时候还是可以不用过分吸引眼球的。

    朱家倒是好办,只要将朱侧太妃的恶心事让大家知道了就行,现在肃亲王府已经不怕丢人了,而且这次皇家宗族出现了那么多冒名顶替的人已经都发配采石场去了。

    先不说京城的热闹,就说眼下皇上和肃亲王还有思阳和六部尚书宋丰在御书房里面,正在商讨比较严肃如何处理景国济王,列王的问题。

    因此这些天外面的每一会子都能爆出新消息,闹腾的族人也比比皆是,不过对比皇家宗族那样的大手笔,这些闹腾可以忽略不提,当然皇家宗族这件事情足以放在前面示警,甚至很多年后都有老人讲:“当年,皇家宗族一遭被皇上彻底清理,那场面是……”

    不过他们经历的可不是这样的简单,那都是血的教训,所以也稍微整顿了一下宗族,规划了一些规矩,虽然人少,但是手段是必要的。

    只有像是任家这样已经经历过族里的分崩析离,后期起复回来的那些老世家才在分宗这件事情上没搀和进来。

    趁着这次沈氏和丈夫宋丰一起清理了族里多年沉积的问题,现在族里只三千多人,安置起来也很方便,其他世家也差不多都在跟着联动,因为这个机会太好了,不抓都对不起自己。

    大夫人沈氏特别高兴,看来听自家老爷的话是对的,跟进皇上的脚步,和肃亲王府看齐,忠君爱国,将来少不了定国公府的好处的。

    此时定国公府里面,沈氏是真的很高兴,虽然没有能如皇家宗族那边将不少金银收回的彻底,但是对于那些打着定国公府旗号为非作歹的,这次一律不姑息,所以总体来说还是收回了不少成本的。

    因此京城这几天几乎热闹的不成样子,启国京城自建城一来都没有这样的热闹过。

    所以很多世家官家都在效仿皇家宗族和肃亲王府的处理的方法,别说效果还挺好的,真真是给了世家和官家省了不知道多少的银子和潜在的麻烦。

    那些肃亲王府的姻亲更是只穿着一身衣服滚蛋了,不过没有人说王府不仗义,都说王府做得好,姻亲姻亲还让人家养活着,还拖家带口让人养活着,还能不能要点脸了?

    启国平民的人口一下子激增了一百多万人,还有更多人效仿肃亲王府那样将门客,奴婢,还有姻亲都收拾了一遍,尤其是肃亲王府的奴婢,没有问题的带着家当离开,有问题的严重的抓起来收押,不严重的净身离开。

    更有很多世家,比如定国公府,安国公府这样的世家,纷纷效仿皇家宗族也开始主持分宗运动,这些后期在启国历史上都载入了史册,因为这次运动的结果非常好。

    但经历了这皇家宗族大变动的各个世家和官员也都开始纷纷行动起来,开始调整自家家族的问题。

    皇家宗族后续的清理收拾大概还需要十多天才能彻底完事,人现在能走的安排走,不能走的收押审讯,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

    三天时间看着很快,有些人自然是要度日如年了。

    关键是族里的人还有皇亲国戚的收回的产业里面还有其他各城的,不管是土地商铺还是什么,太宗街那些老杂毛贡献的可不少,所以这些天皇上真是吃饭睡觉走路都在笑。

    这次收回的产业可以用从未想过如此庞大来形容,皇上现在明着暗着掌握启国的命脉已经有三成了,这可是很厉害的数字了。

    这次收获最大的自然是皇上了,所以虽然皇亲国戚还有闹腾的,不过皇上还是很高兴。

    因此他们所有明里暗里的产业被翻出来之后,那样惊讶的数字,几千个产业和十几万亩的土地,让肃亲王和思阳都很淡定,将这些尽快排查交给皇上。

    甚至可以说是密道的起点,前些年李家和朱家的密道没准和他们也有关系,被牵连的还有三太长老和平时话很少的五太长老,这几个人真真是一丘之貉谁也不用说谁了。

    第二个就是大太长老,这两个人里应外合的不知道受了谁的恩惠如此丧心病狂的挖了那么大一个密道。

    这部分案情还在彻查,不过在四太公的主院的书房地下找到了一处和肃亲王府密道一样的入口,而且四太公的院子平时经常改造扩建,所以完全有理由解释四太公才是那个最大的蛀虫!

    完全不知道现在怎么就成了这样了,好好的天宫一般的生活,现在成了这样,真真是无法接受,不管他们能不能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