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已经尽力了

    第五章 我已经尽力了 (第2/3页)

,这些数控设备包括加工中心、车铣中心、电火花线切割设备、螺纹切削机等。SE公司买的主要是铁件和铜件。通过车、铣等工序完成,然后表面电镀。这部分有二十几家供应商,采购额在USD5M左右

    第三部分,钣金件。钣金件就是薄板五金件,也就是可以通过冲压,弯曲,拉伸等手段来加工的零件。主要工序是,下料,激光切割成型,然后冲压,焊接,表面喷粉或喷塑。这部分有七八家供应商,采购额在USD3M左右

    第四部分,标准件。主要是紧固件,螺丝螺帽轴承等。这部分供应商最多,有超过三十多家,但采购额只有不到USD1M.

    第五部分,进口零件。有不到十家供应商,但采购额超过USD2M,有两家居然在印度。

    不考虑其他因素,从纯技术手段,在陈锐看来,供应商整合最难的是第一部分,铸造件供应商,难就难在需要模具化生产。当然,可以开新模具,但首先要投入资金,量产过程会很长,风险较大。转移模具也是可以的,但模具对设备要求较高,很难保证新供应商使用同样设备,并且每个公司的铸造工艺参数也是不同的,新供应商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摸索。还有一个问题是,一般来说,新供应商不愿意接受从别家厂商转移过来的模具,因为这关系到模具保养、寿命等问题。举个例子,一副模具,理论寿命是五十万,由于保养不善,可能寿命只有三十万,甚至更少。如果新供应商拿到模具很快就不能用了,到时候很难说得清楚是谁的问题。

    第二和第三部分供应商,加工主要靠设备保证,转移起来相对容易。不过,当时在南京,有激光加工设备的厂家屈指可数,一个很小的圈子,每家的价格水平几乎没有区别。

    第四部分,标准件。这部分供应商换起来就相对容易得多,因为零件是标准化的,在哪儿买都一样,并且这样的厂家或者代理商满大街都是。

    第五部分,进口零件,陈锐暂时还不想做什么动作,因为在他目前对采购的认知水平,进口的东西都是中国做不了或没有的东西。所以,他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当然,陈锐后来慢慢知道,作为SourcingEngineer,零件的国产化是他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按照上面的思路,陈锐开始编写他的供应商整合方案。他的想法是先易后难,从标准件供应商开始下手。把供应商数量减少到十家左右。第二步,整合机加工零件供应商,供应商数量也控制在十家左右。其他部分,暂时不考虑。

    思路有了,落实到细节,却发现要做的功课太多了。保留哪些供应商,去掉哪些?为什么保留这个,去掉那个?这么多供应商关系到几百个零件,怎样保证不会影响生产?还有,我们前面说过,很多内部的障碍绝对不能轻视。使用部门指定供应商;公司内多个部门都与供应商接触;内部交流不够;需求计划变化频繁;采购部门权力不足;采购数量太少;需求周期太短;平时供应商资料积累不够;技术规范过于苛刻;质量标准过高;产品验收标准不统一、不明确;认可新的供应商困难;新产品缺乏标准;技术部门指定生产厂家等等。

    陈锐觉得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中午出去吃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