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寿礼
第133章 寿礼 (第1/3页)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纂的一部词集。集中搜录晚唐至五代共一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分十卷。这些词人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位之外,其他的都生活在五代十国的后蜀。这批后蜀词人刻意模仿温庭筠的词风,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特点,互相唱和,形成了花间词派。
填词的风气,在晚唐五代十分普遍。唐代文人为避乱纷纷入蜀,填词风气也由中原带入后蜀。唐末五代填词风气最盛、成就最高的地方首称后蜀,其次才是南唐。当然作为词人,南唐的李煜却是成就最高的一位。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宋代,堪称宋词之源。
《花间集》的编纂者赵崇祚﹐字弘基。生平事迹不详。据欧阳炯的《花间集序》来看﹐这本词集应该于后蜀广政三年(公元940)编成﹐当时的赵崇祚是卫尉少卿。在1900年敦煌石室藏的《云谣集》发现之前﹐《花间集》一直都被认为是最早的词集。
《花间集》得名于集中作品内容多写上层贵妇美人日常生活和装饰容貌,女人素以花比,写女人之媚的词集故称“花间”。这些词作都是文人贵族为歌台舞榭享乐生活需要而写。绮筵公子、绣幌佳人眉眼传情,当筵唱歌,辞藻极尽软媚香艳。
花间词派是我国第一个词派。虽然从内容上来说这本书不无缺点,但在我国文学史上却是一块里程碑,标志着词这种文学体裁正式在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花间集》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真实地体现了早期词由民间状态向文人创作转换、发展过程的全貌。花间词规范了“词”的文学体裁和美学特征,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严老送给楚夫人的这套《花间集》古本全集,正是南宋绍兴十八年晁谦之校刻本。传世很少,至今也只有燕京图书馆有一套原本的宋版《花间集》晁刻本。
“老严!这不会就是燕京图书馆的那一套吧?”楚夫人有些疑惑不解地看着严老。
“那哪能呢!燕京图书馆的那套还好好的在那儿藏着呢!那是国家的,我可没那么大胆子拿来送你。当初你不是说喜欢这书吗!后来又个老部下在金陵一位藏家家里看到了这套,就打电话给我了。我那年不是去金陵出差晚回来了几天吗!就是去弄这套书去了。当时是拿了我一套万历粉彩瓷器换的。”
严老说道这里还是有些不舍的情绪,不过话锋一转就转到了楚老爷子头上,“就是这老鬼,趁我不在就和你把事情办了。要是我在啊……”
“你在又怎么样!”楚老爷子眼睛一瞪,这七老八十的人了现在谈起这些年轻时的情史也不管旁边那么多儿孙辈在场,完全是一副小儿心性。
“我要是在燕京,这套书不就当结婚礼物送掉了吗!也不用等这么久了!”严老自然是不会说别的话出来的,话锋也转的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