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魁星小砚

    第100章 魁星小砚 (第2/3页)

收着要好的多,至少蒋书记会好好珍惜它,不像你只是觉得它是个古玩旧物,连来历出处都不知道。”

    “这是一方宋代端砚,后面有题记的,里面有绍兴四年的年号。”蒋俊一听萧遥说他不知道来历,立刻反驳道。

    “那你知道这方宋代端砚背后的题记是谁钤刻的吗?”萧遥笑盈盈地看着蒋俊。这位书记公子倒是个同道中人,也是古玩收藏的爱好者呢。

    “是个叫昌石的人。”蒋俊答道。

    “呵呵!这位昌石可不是无名小卒哦!他就是我国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的吴昌硕大师。”萧遥点出了“昌石”其人之后笑得更开心了。

    “啊!”蒋俊惊得站在那里不说话了,蒋正源则将砚台翻过来仔细看那一篇只有十来个字的题记。

    “蒋公子!这方砚台你多少钱收的?”萧遥笑着问道。

    “黄沟那里有个老爷子,他家有好多东西呢!昨天我同学带我去的,我没多少钱,这方砚台一百块,老爷爷还送了我一块残磨,我本来想拿回来也好写毛笔字用的。”蒋俊老实的说道。

    “哦?还有块残墨,拿来瞧瞧。”萧遥的好奇心更强了。

    等蒋俊将那墨拿出来之后,萧遥也有些惊讶了。

    “紫玉光?”萧遥前世见过这种墨,当时在拍卖网站上标价十万。

    仔细看了一番之后,萧遥也清楚了,这并不是曹素功的特制贡墨漱金紫玉光,而是一般的商品墨,不过也算紫玉光的一种。

    这块墨锭长方形,尾端已经用过一部分了,墨如漆,黑而亮,质地细腻,坚硬致密,隐约有馨香。在墨锭正面,'紫玉光'三个描金楷书铭刻在中央。

    萧遥叹道:“这块紫玉光是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的曹素功制作的名墨。传说这紫玉光之名还是康熙南巡时,御赐的呢。”

    “清代的墨?真的假的?”蒋正源有些怀疑的问道。

    萧遥详细地解释了一下新墨和旧墨的区别。

    “一般区分新墨和旧墨只要从质地上去看。新墨发灰,旧墨则色泽纯黑,色感厚实。旧墨有一股古朴的馨香,色调也显得古朴。新墨则有点儿怪味,因为新墨的胶质还很重,而古墨年代久远,胶质自然退去,质地就显得坚如玉石,表面丝丝起发理,颜色黑而带紫,手掂沉重……”

    “这些古墨,表面有漆皮。年代越久远,漆皮越浑厚,而且有蛇皮断纹,像古瓷开片,有纹但不裂,隐蕴在漆皮间,还时而闪现蓝光。近现代的仿品在漆皮上没办法做出蛇皮断纹,只有做旧出现的断裂纹。”

    接着,萧遥滔滔不绝地从分量、气味、墨锭上的铭文,还有纹理,一一点评下来,说得蒋家父子好像在听课一般的专心而认真。

    “没想到萧董还是一位收藏鉴定家,今天我算是开了眼界了。”蒋正源笑着感叹道。

    “蒋伯伯,您别一口一个萧董的叫他,他也就是帮朋友忙罢了。他正业是西南大学岑仲良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还在上学呢!”楚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