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最后的愿望

    第三一一章 最后的愿望 (第2/3页)

区,没有急于对四川发起进攻。

    广西的刘芳亮、党守素和贺珍,却借着楚军捷报频传的良机,横扫广西各个州府,西军军心溃散,连战连败,接连丧师失地,残部退守桂林等几座城池,被刘党贺分割包围,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西南各省的战事渐渐接近尾声,汪克凡命令谭啸、刘党贺等部,对桂林等地的西军残部发起总攻,以求尽快结束战事,然后调集更多的部队过江,对满清发起最后一战!

    ……

    谭泰兵败身死,消息传到北京,八旗勋贵惶惶如丧家之犬,陷入极大的惊恐之中。

    就在他们以为形势已经糟透了的时候,一个更大的噩耗传来,我大清的定海神针,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暴毙身亡。

    多尔衮的身体本来就不好,这两年已有灯枯油尽的感觉,随着前线战局的急速恶化,多尔衮再次中风,发病后当天晚上就撒手归天,他临死之前留下遗命,清廷立刻向隆武朝廷求和,然后撤离北京,退出关外。

    多尔衮临死之时看得很明白,楚军已经势不可挡,清廷在关内肯定站不住脚了,如果继续留在北京,最后难免灭族的结果,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和楚军停战,趁早回到关外,还能保住龙兴之地,日后东山再起。

    按照多尔衮的计划,关外的一切都可以舍弃,只要挟裹足够的人口和物资财富,退守沈阳还是有很大希望站稳脚跟的,可是他漏算了一件事,小皇帝福临对他已经充满了刻骨仇恨,多尔衮尸骨未寒,就迫不及待对他的余党进行了血腥清洗,明明大厦将倾,却还在忙于内斗,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吴三桂身上,希望他能够挡住楚军。

    吴三桂却在忙于和楚军谈判,讨价还价想要捞取最大的利益,汪克凡的回答很简单,三十万楚军大举过江,加上十万榆园军等抗清义师,同时对合肥、宿安等地发起猛攻,短短一个月内,横扫江淮各地,歼灭吴三桂的数万精锐部队,接连攻克合肥和宿安,兵锋直指徐州。

    吴三桂慌了手脚,主动易帜反正,全军十万将士一夜之间剪去辫子,披发改为明军,在楚军杀到徐州之前,就抢先一步北上,大举攻入山东和直隶,攻占济南之后,他才再次派出使者,向汪克凡乞降,表示愿为王师前驱,驱逐鞑虏,重现打到山海关去。

    “吴三桂上次和我提了一堆条件,现在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